
猶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才能或儀表出衆。 清 錢謙益 《客途有懷吳中故人周吏部景文》詩:“獨鶴雞羣自寡儔,三間老屋日西頭。”參見“ 鶴立雞羣 ”。
獨鶴雞羣(dú hè jī qún)是漢語成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比喻人的才能或儀表在群體中極為突出,與衆不同。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字面指鶴立于雞群,引申為才德、儀态超凡之人身處凡俗群體中。強調卓越者與平庸環境的鮮明對比,含褒義。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7冊,第1023頁。
典故溯源
晉代嵇紹(嵇康之子)風姿出衆,時人評“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世說新語·容止》),後凝練為成語。
來源:《世說新語譯注》(中華書局,2007年),卷下·容止第十四。
古代用法
多形容人物品貌卓然,如宋代蘇轼《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誰憐寂寞揚雄宅,獨鶴雞羣守歲寒。”
來源:《蘇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卷二十四。
現代應用
擴展至形容任何領域中的佼佼者,如“他的設計理念在團隊中如獨鶴雞羣”。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裡頭顯得很突出。”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23頁。
《成語源流大詞典》
指出其與“鶴立雞群”同源,強調“超凡脫俗”的意象。
來源:劉潔修編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5頁。
成語蘊含中國傳統審美中對孤高品格的推崇,如鶴象征清雅,雞代表世俗,暗含對個體卓越精神的贊美。
來源:《中國成語文化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四章“動物意象成語”。
說明:因線上權威詞典暫未開放該詞條的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上述紙質文獻(如《漢語大詞典》線上版需機構權限)。如需進一步溯源,可訪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索《世說新語》原文。
“獨鶴雞羣”是“獨鶴雞群”的異體寫法,“羣”為“群”的異體字。該成語的詳細解釋如下:
比喻一個人在才能、儀表或行為上超群出衆,如同鶴立于雞群中般顯眼。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晉代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也有類似記載:“嵇延祖(嵇紹)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核心意象
以“鶴”象征高雅、卓越,“雞群”代指普通群體,形成鮮明對比,強調個體的與衆不同。
該成語與“鶴立雞群”含義相近,但更強調“獨”的孤立感,隱含因出衆而可能産生的孤獨感。
隘窘白頸烏半老頭北京猿人步天藏伏昌辭澄洗赤繩系足絺章飾句聰明一世,懵懂一時翠錢電影放映機踶跂地險對頂角髑髗咄嗟伐烏林風馭覆短副啓膚受之訴葛覃漢姓合坐将具簡師家燕褲裆髦秀貿易戰麪粉麋弊蜜蜜甜普天下竅包青甸清曙勤勩窮窮三達森嚴壁壘社風牲粢守財奴叔公水蔥塾脩肆險谇帚德鋤婷婷吐供歪曲亡身無裡餡兒餅詳典香粳橡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