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ap]∶欠缺部分
男人們從軍去了,婦女填補了他們留下的空缺
(2) [vacancy]∶空出來的職位、名額
填補空缺
見“ 空闕 ”。
"空缺"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的複合詞,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義項:
一、職位或位置的空白狀态 指因人員離任、事物缺失造成的待填補狀态。如:"部門主任調任後,這個管理崗位已空缺三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該詞源于古代官制,本義特指官職缺員待補。現代用法延伸至各類組織機構的人員配置場景。
二、時間或空間的間斷 表示連續體中的斷裂部分,既可描述日程安排中的空閑時段,如:"日程表在周三下午留有空缺";也可指物理空間的未被占用區域,如考古報告中"墓葬群第三區存在兩處未發掘的空缺"。《漢語大詞典》收錄此用法可追溯至明代文獻。
三、邏輯結構的缺失 在學術領域特指理論體系或證據鍊的斷層,如語言學論文中"方言演變研究仍存在關鍵證據的空缺"。該用法被《現代漢語描寫詞彙學》列為專業術語,強調系統性中的不完整狀态。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符淮青. 漢語詞彙學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劉叔新. 漢語描寫詞彙學. 商務印書館,2005.
“空缺”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某個位置、名額或事物未被占據或未被填滿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探讨特定領域(如法律、文學)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跋勒國寶葉變正擯除冰燈伯甸滄溟察照除改翠篠搭拉大爐大司成點瑟刁難反外風枝浮骖福食垢膩狗肉上不得台盤歸寂歸饷滾鈎颢清紅人花機豁朗假戲真唱傑大镌錯髡簪老牛破車斂氣砺齒隆汙眉軒彌文納禮胬肉賠情皮帶狉獉青乾饒命容易山藻善狀師道樞機算作頑陋危徑五本無傷大體污尊抔飲顯聞脅唬洗垢求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