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月的意思、七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月的解釋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歎。”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月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七月”的詞義解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信息如下:


一、作為時間概念

  1. 公曆七月
    指格裡高利曆的第7個月,共有31天,對應英語“July”。其名稱源于古羅馬為紀念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以他的名字命名。

  2. 農曆七月
    是中國傳統夏曆的第7個月,别稱“相月”“蘭月”等,包含節氣小暑、大暑。此時北半球正值夏季,但天文上“七月流火”可能暗示天氣轉涼(後文詳述)。


二、《詩經·豳風·七月》的文學意義

  1. 詩歌内容
    全詩共八十八章八十八句,是《國風》中最長篇章。通過描述西周農奴一年十二個月的勞動與生活,反映其終年辛勞卻饑寒交迫的苦況。

  2. 社會意義
    被視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代表作,揭露了貴族與農奴的階級矛盾,如“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直指生存困境。


三、“七月流火”的兩種解讀

  1. 天文現象說
    “火”指“大火星”(心宿二),夏曆七月黃昏時該星西沉,象征暑退秋至。

  2. 原意争議說
    有觀點認為《詩經》成書于溫暖期,原句可能描述天氣炎熱,後因曆法演變衍生出轉涼之意。


四、其他文化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七月》全詩内容或天文曆法細節,可查閱《詩經》原文或權威曆法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月》這個詞的意思

《七月》是指陽曆的第七個月份,即7月份。在中國,每年的7月是夏季的正中時期,天氣炎熱,陽光明媚,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月》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七”,拆分部首是“一”,總共有兩筆;第二個字是“月”,拆分部首是“⺆”,總共有四筆。

來源和繁體

《七月》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顯,由數字七和月份名稱組成。在中國,七月是夏季的正中時期,因此被用來表示這一特定的時間點。

在繁體字中,七月可以分别寫作「七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七月》的基本形态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古漢字《七月》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例句

1. 每年的七月,我都喜歡去海邊度假。

2. 七月的陽光照射下,大地變得金燦燦的。

組詞

1. 七月半:指農曆七月的中旬。

2. 七月雪:形容極其炎熱的天氣。

近義詞

1. 正月:指陽曆的第一個月,即1月。

2. 六月:指陽曆的第六個月,即6月。

反義詞

1. 一月:指陽曆的第一個月,即1月。

2. 十二月:指陽曆的最後一個月,即12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