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牯牛嶺的意思、牯牛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牯牛嶺的解釋

簡稱 牯嶺 。在 江西省 廬山 。因有岩石狀如牯牛而得名。為我國著名風景區之一。 清 末先後為 英 、 法 、 美 等國租占,1935年收回。解放後辟為休養地。《廬山紀事》卷二:“ 九奇峰 東北為 牯牛嶺 。《山疏》:嶺雄峻,如人箕踞而睨……其北有石如牛首,故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牯牛嶺是中國江西省廬山的一處重要地名,具有豐富的曆史和文化内涵。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地理位置與名稱由來
    牯牛嶺位于廬山北部,是廬山的中心區域()。其名稱源于山嶺形狀酷似一頭壯碩的牯牛(公牛),明代《廬山紀事》記載“其北有石如牛首,故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将其英文名定為“Cooling”(清涼),音譯為“牯嶺”,成為沿用至今的簡稱()。

  2. 曆史發展

    • 清末時期,牯牛嶺被英、法、美等國強行租占,1935年收回主權()。
    • 李德立在此開發建設了273棟西式别墅群,形成獨特的避暑勝地,融合了中西文化()。
  3. 現狀與景觀特色

    • 現為廬山鎮駐地,海拔1164米,三面環山,氣候清涼,是著名療養和旅遊區()。
    • 街心公園内有象征牯牛嶺的石牛雕塑,基座刻有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牯嶺”()。
    • 保留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别墅建築,被譽為“高山建築景觀”()。
  4. 文化意義
    牯牛嶺的變遷被視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縮影,胡適曾評價其“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注意:部分資料提到“牯牛嶺”作為成語形容艱險處境(如),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來源,可能為誤傳或小衆用法,建議以地理實體解釋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