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重與輕視。《後漢書·皇後紀上·光武郭皇後論》:“至乎 東海 逡巡,去就以禮,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隆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至乎東海逡巡,去就以禮,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描述人際交往、曆史評價中因态度差異引發的矛盾或權衡,如:“用人需公允,切忌隆薄失當。”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文獻例句及字義解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隆薄(lóng bó)一詞在漢語中有着豐富的含義。它可以作形容詞使用,表示某個事物或人的狀态或特征。同時,隆薄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表示某個事物或人的變化過程。
隆(lóng)為該詞的第一個字,是由“阝”和“竜”兩個部首組成。部首“阝”表示土地或堡壘的意義,而部首“竜”則表示龍的形狀。隆的本義為高大或突出。薄(bó)則是由“艹”和“犮”兩個部首組成。部首“艹”表示植物,而部首“犮”表示野獸。薄的本義為淺薄或薄弱。因此,隆薄這個詞的含義可以理解為豐富或穩固與貧乏或無力的對立。
隆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書《尚書·大禹谟》中,就有“隆則進之,薄則退之”的記載。在古代,隆薄常常用來形容君主的政治能力和品德高下。比如,一個君主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出衆的才能,稱為隆君;而一個君主道德敗壞或才能低下,則被稱為薄君。在現代漢語中,隆薄的含義已經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事物或人的高低或優劣。
在繁體字中,隆薄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隆字有變體,即“龍”字,字體中加入了“龍”這個部首。薄字的古代寫法較為複雜,包含了更多的筆畫。
以下是一些使用隆薄的例句:
1. 這家公司的業績隆薄,很快就倒閉了。
2. 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隆薄,大家都不太喜歡。
3. 他的品德高尚,被大家公認為一個隆君。
組詞: 高隆、隆重、負隆、光薄、薄禮。
近義詞: 豐富、優秀
反義詞: 平庸、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