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嶼的意思、孤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嶼的解釋

孤立的島嶼。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詩:“亂流趨正絶,孤嶼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詩:“雲物凝孤嶼,江山辨四維。”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山》詩:“ 赤城 漸微沒,孤嶼前嶢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嶼”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孤嶼”指孤立的小島,由“孤”(孤獨、單獨)和“嶼”(小島)組合而成,字面意為與周圍陸地或島嶼分離的獨立島嶼。

二、文學引申

在古詩文中,常被用作意象,既描繪自然景觀,也隱喻人的孤獨處境。例如:

  1.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亂流趨正絶,孤嶼媚中川”,通過孤嶼的獨立姿态表達對自然之美的贊歎。
  2.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山》:“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借孤嶼的孤高暗喻離别心境。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詩詞

張又新《孤嶼》詩提到:“不知誰與名孤嶼,其實中川是一雙”,揭示某些名為“孤嶼”的島嶼實為雙島,增添了詞意的複雜性。

“孤嶼”既是具象的地理概念,也是文學中承載孤獨情感的典型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雙重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嶼

孤嶼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孤”和“嶼”。

部首和筆畫

“孤”的部首是“子”,總共有4劃;“嶼”的部首是“山”,總共有8劃。

來源

孤嶼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常棣》中,原文為“薪居孤嶼”。這裡的“孤嶼”指的是一個獨立的小島,因此在後來的使用中,孤嶼被引申為指孤立、孤獨的地方或事物。

繁體

孤嶼的繁體字為「孤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複,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孤嶼為例,古代的寫法為「孤峪」。

例句

1. 探險家在大海中發現了一個孤嶼。

2. 他的思想孤嶼一片,沒有與外界接觸。

組詞

1. 孤雁

2. 孤獨

3. 孤僻

近義詞

1. 孤島

2. 孤零

3. 孤立

反義詞

1. 衆島

2. 衆多

3. 聯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