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山的意思、漫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山的解釋

滿山,遍山。 宋 蘇轼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詩:“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麤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漫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n shān(注音:ㄇㄢˋ ㄕㄢ),指滿山、遍山,形容範圍廣闊且密集覆蓋山野的景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引用:
    • 宋代蘇轼《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中寫道:“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麤俗。”。
    • 《三國演義》第一回提到:“見漢軍大敗,後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
  2. 現代用法:多用于描寫自然景觀或大規模場景,如“漫山紅葉”“漫山積雪”。

例句參考

  1. 深秋時節,漫山紅葉層林盡染,景色如畫。
  2. 嘉義梅山冬季梅花漫山綻放,吸引衆多遊客。
  3. 黃巾軍漫山塞野而來,聲勢浩大。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漫山”常與“遍野”連用(如“漫山遍野”),進一步強化範圍廣闊的含義。該詞多用于文學描寫或口語中,具有畫面感和感染力。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漫山》的意思

《漫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山中或山區漫延、普遍分布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漫山》的部首是山(山字形的左邊部分),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漫山》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記錄,一般指山地上到處都是山。

繁體字為「漫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漫山」的寫法與現在相同。

例句

1. 這座城市周圍是漫山的森林,景色宜人。

2. 我們在漫山的小道上散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組詞

漫溢、漫步、山脈、山區、山川

近義詞

山巒連綿、丘陵起伏、山河壯麗

反義詞

平原、坡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