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稱“東非大地塹”或“非洲大裂谷”。世界陸地上最長的斷層陷落帶。縱貫非洲大陸東部,長4000多千米。向北經紅海延至西亞的死海約旦河谷地,總長6400多千米。裂谷兩側陡崖壁立,谷底分布着一系列窪地、盆地和湖泊。多火山、地震。有著名的乞力馬紮羅山、肯尼亞山等。
東非大裂谷是非洲東部一條規模宏大的地質斷裂帶,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陸地上最長的斷層陷落帶,總長約6400公裡,南起贊比西河下遊,向北延伸至西亞死海約旦河谷地,橫跨非洲東部多個國家(如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等)。裂谷平均寬度約50-60公裡,最寬處達200公裡,谷深可達1000-2000米,因形似地球表面的巨大傷痕,被稱為“地球傷疤”。
形成于約3000萬年前的地殼運動,由非洲闆塊與印度洋闆塊張裂導緻。地幔物質上湧使地殼拉伸變薄,最終斷裂形成裂谷帶,這一過程至今仍在持續,每年以6.35毫米至數十毫米的速度擴張。
科學家推測,若裂谷持續擴張,約2億年後可能徹底分裂非洲大陸,形成新的大洲和海洋。例如,索馬裡闆塊可能與非洲主體分離,紅海海水将湧入裂谷形成新海域。
在漢語中,“東非大裂谷”也被借喻為事物發展中的巨大分歧或不可調和矛盾,源于其地理形态的割裂特征。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演化模型或具體湖泊火山分布,中的專業分析。
東非大裂谷是指位于非洲東部的一條長達6400公裡的地質裂谷系統,橫貫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該裂谷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地質裂谷之一,也是非洲大陸地理上一道重要的地貌景觀。
東(部首是"一",筆畫數為一),非(部首是"非",筆畫數為四),大(部首是"大",筆畫數為一),裂(部首是"衣",筆畫數為八),谷(部首是"谷",筆畫數為八)。
東非大裂谷的名稱由該地理特征的方位和地質特征而得名。東非指的是該裂谷所在的位置,而“大裂谷”指的是其巨大的規模和深度。
東非大裂谷(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東非大裂谷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記載較少,目前無法确定其古代漢字寫法。
東非大裂谷地勢險峻多變,吸引了衆多旅行者和科學家的探索。
東非、大裂谷、地質、裂谷系統、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
非洲大裂谷、東非裂谷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