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u Xin] 西漢人,數學家,對曆法和圓周率有研究
劉歆(約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後改名秀,字穎叔),是西漢著名學者劉向之子,沛郡豐邑(今江蘇沛縣)人。他是古文經學的重要代表,同時在目錄學、天文學、數學等領域有突出貢獻。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詳細解釋:
身份與背景
劉歆出身皇族宗室,世居長安,自幼通曉《詩》《書》,曾任黃門郎、中壘校尉等職,後因王莽舉薦官至奉車光祿大夫。他繼承父親劉向的學術事業,主持整理皇家藏書。
學術貢獻
數學與科學
劉歆首次突破“周三徑一”的傳統圓周率近似值,計算出π≈3.1547(稱“劉歆率”),雖精度不及後世祖沖之,但為古代數學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結局與評價
新莽時期,劉歆卷入政治鬥争,因密謀反對王莽失敗而自殺(公元23年)。其學術成就影響深遠,但政治立場後世争議較多。
劉歆是漢代集文獻整理、經學研究、科學探索于一身的學者,尤其在目錄學和曆法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
劉歆是一個姓氏,在中國常見于男性姓名。它通常用來表示一個人的姓氏是劉,名字是歆。
劉歆的部首是刂和心。刂部意味着與刀有關,而心部表示與心靈相關。劉歆一共有9畫。
劉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姓氏起源。它多用于中國北方地區,作為具有較高普及度的姓氏之一。在繁體字中,劉歆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劉歆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在整個古代漢字發展的曆史中,劉和歆的組合一直沿用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
1. 劉歆是我們班的班長,他非常負責任。
2. 這本書是劉歆寫的,内容非常有趣。
3. 今天劉歆生日,我們一起為他慶祝。
劉歆沒有固定的組詞,它一般作為一個完整的姓名出現。
劉歆是一個具體的姓氏,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