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密山的意思、密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密山的解釋

(1).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七十二裡,曰 密山 。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2).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指 峚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四百二十裡,曰 峚山 ,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花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飢。” 郝懿行 箋疏:“ 郭 注《穆天子傳》及 李善 注《南都賦》《天台山賦》引此經俱作‘密山’。蓋‘峚’‘密’古字通也。”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四:“丹木生何許?迺在 密山 陽。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密,一本作“ 峚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密山”一詞的解釋可從神話傳說和現實地理兩個維度展開:

一、神話傳說中的山名

  1. 《山海經》記載
    • 《中山經》提到“密山”位于西七十二裡,陽面多玉石,陰面多鐵礦()。
    • 《西山經》中“峚山”實為“密山”的古字通假,描述其盛産丹木,果實可充饑()。

二、現實地理中的密山市
2.黑龍江省縣級市
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毗鄰虎林市、俄羅斯興凱湖,是工業與自然景觀并存的區域,擁有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等景點()。

三、文學與文化的延伸
3.詩詞中的意象
如宋代吳錫疇“林密山深隻自香”、劉克莊“林密山深客少過”,均以“密山”形容幽深靜谧的山林()。

四、字源考據
4.“密”的本義
字形從“山”,《說文解字》釋為“山如堂者”,指形态似屋舍的山()。

“密山”既承載古代神話中的資源象征,又作為現實地名與文學意象存在,兼具曆史與地理的雙重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密山

密山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北部的一個縣級市,也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密山的拆分部首為竹(⺮)和山(山),拆分後的筆畫為13畫。

來源

密山一詞來源于滿語"Mishan",意為"木條覆蓋",指的是山上茂密的叢林覆蓋。

繁體

密山的繁體字為「密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密山"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山的上面有一個額外的"冖"字頭,寫作"覔山"。

例句

1.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密山旅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 密山的黑土地肥沃,適宜種植水稻。

組詞

密林、山嶺、山脈、山谷、山水

近義詞

濃密的山林、茂盛的山嶽、郁郁蔥蔥的山

反義詞

稀疏的山林、荒山、貧瘠的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