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元的意思、德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元的解釋

謂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書·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顯。” 孔 傳:“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義,含和發英,作 唐 德元,簡棄詭説,保任皇極。”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夫子論一》:“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攝天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德元是漢語複合詞,由“德”與“元”構成,其核心含義指道德的根本或首要準則,強調道德在倫理體系中的本源性與統領性地位。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淵源及權威引用角度分述:


一、基礎釋義

  1. 《說文解字》釋為“升也”,本義指品行提升,引申為善行、仁心、天道準則(來源:《說文解字注》)。

  2. 甲骨文象“人首”形,《爾雅》訓“始也”,表初始、根本、至高(來源:《爾雅·釋诂》)。

    複合義:“德元”即道德的根源,如《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德行之首,衆善之本”(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


二、文化淵源

(1)《周易》哲學基礎

《周易·乾卦》以“元”為四德之首(元、亨、利、貞),注家王弼釋:

“元者,物之始生,德之長也。”

此确立“元”為衆德之始,“德元”暗含天道運行的根本法則(來源:《周易正義》)。

(2)董仲舒的倫理體系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

“德元者,天地之化本也。”

将“德元”與天地秩序關聯,主張君主需以德元教化萬民(來源:《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德元”常見于:


德元融合哲學本源性與倫理實踐性,既指向道德體系的邏輯起點,亦強調其在社會規範中的統領地位。其權威釋義需結合經典注疏與曆史語境,方得全面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德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德元”意為德行居于首位,特指在道德方面堪稱楷模的人或品質。該詞由“德”(品德)與“元”(首位、根本)組成,強調道德修養的核心地位。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尚書·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指君王應以德行為治國之本。唐代韓愈在《上賈滑州書》中也用“作唐德元”贊美賢臣的典範作用。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應用

  1. 人名寓意:常用于姓名,寄托品格高尚、領導力等期望;
  2. 褒獎語境:如“堪稱德元”用于贊揚道德表率人物。

示例:
“德元之才,必以仁德服人”。

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使用場景,可參考《尚書》或相關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不天參加者铛油赤砂犨牛丹火端罩頓混浮譌複歸高駕功効詭秘莫測鬼目草紅棉紅袖添香皇心化雨角裡先生忌避饑氓競今疏古齎捧技巧運動開口老伯樂極悲來廉恕籠絡人心美姫穆行黏贅庖脍陪待偏勝蚍衃期集費清冽青雀旌雀李戎弓柔握三頭兩面殺雞炊黍生代生米熟飯是看試課屬詞涕泗縱橫統一體旺月緯世汙君香夢相缪項珠鞋弓襪小謝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