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為 黃帝 時醫師。曾采藥于 浙江省 桐廬縣 的 東山 ,結廬桐樹下。人問其姓名,則指桐樹示意,遂被稱為 桐君 。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序》:“又雲,有 桐君 《採藥録》説其花葉形色。” 宋 司馬光 《藥圃》詩:“山相慙多識, 桐君 未徧知。”一說,為傳說中古仙人。 晉 王嘉 《拾遺記·魏》:“道家雲:‘昔仙人 桐君 採石,入穴數裡,得丹石鷄,舂碎為藥,服之者令人有聲氣,後天而死。’” 唐 皎然 《賦顔氏古今一事得晉仙傳送顔逸》:“卻憶 桐君 老,俱還 桂父 年。”
(2).琴的别稱。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桐君”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傳說、文化象征及語言學角度綜合理解:
古代藥學家
相傳為黃帝時期醫師,隱居于浙江桐廬縣桐君山,采藥煉丹并懸壺濟世。因不願透露姓名,以山間桐樹為名,被尊稱為“桐君”。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記載其著作《桐君采藥錄》,首創“君臣佐使”中藥配伍理論,奠定中藥學基礎,故被尊為“中華醫藥鼻祖”。
仙人形象
部分文獻(如晉代《拾遺記》)将其描述為煉丹仙人,傳說能入深山采靈藥,具有神話色彩。
品德象征
名字中“桐”指梧桐(象征高潔),“君”代表德行高尚者。組合後寓意“桐樹下的君子”,體現隱世濟民、淡泊名利的形象。
琴的别稱
宋代詩詞中曾以“桐君”代指古琴,因琴身多用桐木制作,賦予器物人格化意象。
作為人名時,“桐君”寄寓才華卓越、志向高遠,常見于追求典雅氣質的名諱。
需注意關于桐君身份的記載存在傳說與史實交織的情況,主流認可其作為中醫藥理論奠基者的曆史地位,而仙人傳說屬于文化衍生意象。
桐君一詞,是指一種珍貴的植物“桐樹”的成熟株。由于桐樹生長迅速、葉片寬大、樹冠廣闊,被喻為“君子樹”,因此得名“桐君”。
桐君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口(kǒu)。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桐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族的傳統文化中。桐樹原産于中國的一種樹木,古人常将桐樹與君子的德行進行類比,認為桐樹也具有高尚的品質,因此稱之為“君子樹”。
在繁體字中,桐君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桐君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桐覺」。字形較為複雜,結構更加繁瑣,與現代的寫法有所差異。
1. 空氣清新,遠處傳來了桐君的香味。 2. 在園中隨處可見挺拔的桐君,給人一種莊重大氣的感覺。
1. 桐君林:指茂密的桐樹林。 2. 桐君木:指桐樹的木材。
桐君的近義詞是桐樹。
桐君的反義詞是小樹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