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勵世俗。《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自 園公 、 綺裡季 、 夏黃公 、 甪裡先生 、 鄭子真 、 嚴君平 皆未嘗仕,然其風聲足以激貪厲俗,近古之逸民也。” 明 宋濂 《故麗水葉府君墓銘》:“孝足以奉親,行足以厲俗。” 清 孫鼎臣 《與郭筠仙書》:“以之磨鈍厲俗,垂天下之大經,立萬世之大防。”
“厲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激勵世俗”或“改善社會風氣”,常通過嚴格規範或道德榜樣來引導社會習俗。以下是詳細解釋:
“厲俗”由“厲”和“俗”構成: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
在成語中,“厲俗”常與其他詞搭配使用:
“厲俗”雖為古語,但其理念仍適用于現代社會,例如倡導廉潔自律或樹立道德楷模以改善社會風氣。
“厲俗”強調通過激勵或規範手段引導社會向善,既有曆史深度,也具現實意義。
《厲俗》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指某個社會習俗或行為過于惡劣或違背道德規範。
《厲俗》的部首是“廠”和“十”,總共有10畫。
《厲俗》一詞的來源不甚明确,但可以通過組合起初的意義來推測。《厲》原本的意思是嚴峻、危急,而《俗》的意思是社會習俗或風俗。兩者結合在一起,表示某種社會習俗或行為達到了嚴重或危險的程度。
《厲俗》的繁體字為“厲俗”。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變化。但是《厲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的言行舉止太過厲俗,完全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
厲行、俗化、離俗、惡俗等
低俗、惡劣、粗俗
高雅、文雅、典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