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遜的意思、辭遜的詳細解釋
辭遜的解釋
(1).言辭謙遜。《管子·小匡》:“ 公子舉 為人,博聞而知禮,好學而辭遜,請使遊於 魯 ,以結交焉。”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今日在遠而興慰納,辭遜意狹,謂其力盡,適以增驕,不足相動。”
(2).辭謝推讓。 宋 範正敏 《遯齋閑覽·諧噱》:“有一先新輩少年有風姿,為貴族之有勢力者所慕。命十數僕擁至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不辭遜。”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麗品》:“阿母憐惜之,順適其意,婉語辭遜,弗與通。”《天雨花》第二三回:“來了回家男婦等,都來叩見大千金。 申 氏母女忙辭遜,衆人遵命盡回身。”
詞語分解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 遜的解釋 遜 (遜) ù 退避,退讓:遜位。遜遁。 謙讓,恭順:遜讓。謙遜。 次,差,不及:遜色。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辭遜”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典雅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
言辭謙遜
指在表達時态度謙虛,語言恭敬。例如《管子·小匡》提到公子舉“好學而辭遜”,形容其言語謙和有禮。
-
辭謝推讓
指在行為上主動退讓或謝絕,如宋代範正敏《遯齋閑覽》中記載某人面對貴族招攬時“不辭遜”,即不推辭。
二、延伸解析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場合或與尊長、地位較高者交往時,體現自謙、尊重的态度。
- 文化内涵
該詞反映了傳統儒家文化中對“謙遜”品德的重視,如《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中通過“辭遜意狹”批評對方态度不夠謙和。
三、相關文獻
- 《管子》和漢代阮瑀的文書均以“辭遜”強調言行需符合禮節。
- 清代小說《天雨花》用“辭遜”描寫人物在受禮時的謙讓行為。
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查閱古代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遜》是指在言語和行事上,謙虛退讓,不争勝而屈服的意思。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和其他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辛言辭+貝貝口
筆畫:共七畫
來源:
《辭海》解釋《辭遜》一詞的出處是《左傳·哀公二十八年》:“遜而退之。”後來人們在演繹中将“以言行遜退之”翻譯成了“辭遜”,用來表示一個人在言行上退讓和謙虛的态度。
繁體:
《辭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可以使用《康熙字典》來查找古代漢字的寫法,具體如下:
辭:辰(辛言辭)+一-兒(人頭),即辮(扁字旁)+兒(人頭)
遜:辵(辶邊)+又(一/二丿,左下為一丿,右下為二丿)
例句:
他在比賽中遇到困難,但他沒有放棄,他選擇辭遜,讓位給更有實力的人。
組詞:
辭讓、遜位、遜色、卑謙
近義詞:
遜謝、退讓、屈服、退位
反義詞:
拒絕、抗争、争勝、争奪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