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官吏休假期間參與政事。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在 興國軍 ,有 通山 縣尉以喪母在告,既而出參,人皆駭愕而不敢問。數日之後,同僚見其巾用縞素,問其所以。雲:‘先妣不幸。’曰:‘如此何故參告?’雲:‘某已於幾筵前拈香起復矣。’”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趙公 曰:‘莫須待 介甫 參告否?’ 魯公 默然。”
“參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ān gào,主要包含兩種解釋:
指官吏在休假期間參與政事。這一用法多見于宋代文獻記載,例如:
在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中,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參與告發或揭發他人的不法行為”。不過這一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現代引申。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來源的考據,包括宋代筆記、辭書條目等。)
《參告》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向上級或有關部門或領導報告或請示的意思。
《參告》的拆分部首是“子”和“口”,其中“子”是左邊的部首,表示兒子,而“口”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口。《參告》總共有8畫。
《參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方文書或奏章。它的繁體字是「參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參告》在古代的寫法是「參吿」或「參吿」。這兩個字都是繁體字,由于現代簡化字的推廣,這些寫法逐漸被淘汰。
1. 他向上級提交了一份參告,請求對項目進行進一步審查。
2. 根據公司規定,員工需要将請假事由以參告的方式報告給經理。
參告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參告書:指提交給上級的報告文書。
2. 參告信:指以信函形式向上級請示或報告的信件。
與參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呈報:指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報告或請示。
2. 告知:指向他人傳達某事或情況。
與參告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跳過:指不向上級報告或請示,直接進行某項行動。
2. 瞞報:指不如實向上級報告,隱瞞真實情況。
總結來說,《參告》是一個表示向上級彙報或請示的詞語,其部首是“子”和“口”。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書和奏章,現代常用寫法是簡化字的《參告》,繁體字是「參告」。與參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呈報和告知,而跳過和瞞報則是其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