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東漢 碑刻。在 山東 曲阜 孔廟。隸書。 桓帝 永壽 二年(公元156年)立,贊揚 魯 相 韓勑 修飾孔廟立禮器。書法雄健挺秀,體現了 漢 隸的傑出風格。
禮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的重要碑刻,具有深厚的曆史和書法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禮器碑記錄了魯相韓敕主持修葺孔廟、增置祭祀禮器的事迹,展現了東漢時期尊崇儒學的風氣。碑文還提到吏民共同捐資立石,頌揚韓敕的德政。碑陰及兩側的題名内容,為研究東漢地方官吏制度提供了珍貴資料。
禮器碑被公認為“漢隸第一”,其書法特點包括:
作為孔廟三碑(《乙瑛碑》《史晨碑》《禮器碑》)之一,它不僅是研究漢代禮制的重要實物,更是書法學習者臨摹的經典範本。
如需進一步了解書法技法或碑文細節,可參考書法研究專著或實地考察曲阜孔廟。
《禮器碑》(lǐ qì bēi)是一個漢語詞語,由三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紀念禮器的碑刻”。它有着重要的曆史和文化内涵。
《禮器碑》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禮器碑》共有13個筆畫。
《禮器碑》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碑刻文化。在古代,人們常常在重要的場合或地點立碑紀念,表達對禮儀或器物的重視。這種文化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在繁體字中,《禮器碑》的寫法為「禮器碑」。
在古代,「禮」と「禮」是兩種常見的寫法。古時候常用的字體與現代字體略有不同,但基本形狀保持一緻。
1. 這座《禮器碑》記錄了古代禮儀的重要性。
2. 他們在慶祝活動中揭幕了一塊嶄新的《禮器碑》。
組詞: 禮儀, 禮節, 祭祀, 器具, 碑刻
近義詞: 禮物, 器皿, 儀式
反義詞: 粗魯, 破碎, 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