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備的意思、國備的詳細解釋
國備的解釋
指國家的儲備。《墨子·七患》:“且夫食者,聖人之所寶也,故《周書》曰:‘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謂國備。”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備的解釋 備 (備) è 完全,應有的都有了:具備。完備。求全責備(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預備。防備。準備。籌備。備案(向主管機關做書面報告,以備查考)。備注。備忘錄。 設施:設備。裝備。軍備。 筆
網絡擴展解釋
“國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國家層面的儲備與準備
該詞最早出自《墨子·七患》,強調國家需儲備糧食等物資以應對危機。如“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指出國家若無足夠儲備則難以存續。
核心指向:糧食儲備是立國之本,體現古代對戰略物資儲備的重視。
-
廣義的備戰備荒
現代語境中,“國備”可引申為成語,指國家或集體為應對戰争、災害等突發事件所做的全面準備,包括物資、軍事、民生等多方面。
二、延伸與運用
- 個人與團體的借鑒意義
該詞也可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未雨綢缪、提前規劃的行為,如“企業需有‘國備’意識,防範市場風險”。
- 文獻中的具體指向
在《墨子》原文中,“國備”特指糧食儲備,強調“三年之食”的最低标準,反映古代農業社會對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視。
三、總結
“國備”兼具狹義(物資儲備)與廣義(全面準備)的雙重含義,其核心理念是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若需深入探究,可參考《墨子·七患》原文及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