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淋漉的意思、淋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淋漉的解釋

流滴貌。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甘露淋漉以霄墜,嘉穗婀娜而盈箱。”《北齊書·文宣李後傳》:“帝愈怒,裸後,亂撾撻之,號天不已。盛以絹囊,流血淋漉。” 宋 韓琦 《廣陵大雪》詩:“乘溫變化雨聲來,度日階庭恣淋漉。” 清 袁枚 《隨園隨筆·<鹹通錄><三寶記>補正史所無》:“《北史》言 齊文宣 善終,而《三寶記》言其臨死患惡疾,不勝痛楚,命 劉桃枝 背負而行,鼻血淋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淋漉(lín lù)是漢語中一個描述液體持續滴落狀态的形容詞,常見于古典文學及方言表達。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本義指“水流滴注貌”,後引申為形容雨水、汗液等液體連續不斷下滴的情景。

從構詞法分析,“淋”字本義為澆、漬,強調液體覆蓋或滲透的動作;“漉”則有濾過、滲出之意,二者組合強化了液體緩慢滲透或持續滴落的動态特征。《說文解字》注“漉”為“浚也,從水鹿聲”,可見其與液體流動的關聯。

在文獻用例中,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曾載:“渾身淋漉,如雨浸青蛙”,此處以“淋漉”描摹人物被雨水浸透的狼狽形态,生動體現其表意功能。現代方言中,該詞仍用于形容衣物潮濕滴水或物體表面滲水,如“衣裳淋漉漉噉,快啲換咗佢”(粵語用例)。

需注意,“淋漉”與近義詞“淋漓”存在細微差異:前者側重液體滴落的過程,後者更強調液體流淌的廣度或情感表達的充分性,如“大汗淋漓”“痛快淋漓”。


來源:

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

2.《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

3.《醒世恒言》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4.《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網絡擴展解釋

“淋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淋漉”形容液體充分滲透、滴落或流淌的狀态。其核心意義與液體流動相關,既可描述自然現象(如雨、露),也可用于人或物的液體滲出(如血液、汗水)。

詞源與結構

具體用法與例句

  1. 自然現象

    • 晉代葛洪《抱樸子·君道》中“甘露淋漉以霄墜”描述露水密集滴落。
    • 宋代韓琦《廣陵大雪》詩“度日階庭恣淋漉”描繪雨水在庭院中流淌的場景。
  2. 人體或物體液體滲出

    • 《北齊書·文宣李後傳》記載“流血淋漉”,形容血液不斷滴落的狀态。
  3. 引申用法
    現代語境中也可比喻事物被充分浸潤,如“雨水淋漉後的土地”。

使用場景

注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口語中更常用“濕透”“滴落”等替代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抱樸子》《北齊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良除暴百癢别家缽頭補種炒房乘疑可間刺臂毳裘錯重膽大妄為倒口登降朵兒别痱瘡匪類風旨芬烈歌讴工尺譜挂漏孤标獨步合算畫肉嘉年華焦朋角智價值疾風彰勁草絶脈跼滞欿欿牢坑吏榦俚俗磨不開沐蘭難看褭朶牛仔強食靡角齊光覃奧去除若不勝衣桑野三娘子幓纚省饷衰蓬黍臛水齋熟娴體物緣情頽唐兔齧畏死貪生下九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