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尺譜的意思、工尺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尺譜的解釋

我國古代記錄樂譜的工具。由音高符號、調名符號、節奏符號和補充符號組成。晚 唐 時已出現, 宋 時稱為“半字讌樂譜”,并以之與十二律相配。這種記譜形式隨音樂的發展和不同地區、不同樂種的具體運用,在各種符號的寫法上有很大的差别。 明 中葉後,隨着昆腔的流行,逐漸形成一種常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工尺譜是中國傳統音樂記譜法之一,因使用“工”“尺”等漢字記錄音高而得名,主要用于記錄民間歌曲、戲曲、器樂等,其特點及發展曆程如下:

1.基本定義與符號系統

工尺譜以特定漢字表示音高,常見的譜字包括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對應現代音階的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音高通過字形變化區分八度,例如高八度在譜字末筆上挑(如“仩”),低八度則下撇(如“凡”)。

2.曆史發展

3.應用與變體

工尺譜與民族樂器(如笛、箫)的指法及宮調系統緊密關聯。因流傳地域和樂種差異,譜字符號、調式規則存在多種變體。例如,北方民間音樂與南方昆曲的工尺譜在節奏符號和調名标記上有所不同。

4.現代意義

盡管現代多采用五線譜或簡譜,工尺譜仍被用于傳統音樂研究和複原,尤其在古琴、戲曲傳承中保留重要地位。

如需更完整的符號對照表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音樂史文獻或古籍(如《律呂正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工尺譜

工尺譜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它表示一種古代音樂記譜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這個詞彙的部首是“工”,筆畫有三畫。

“尺”的部首是“屍”,有四畫。

“譜”的部首是“讠”,有三畫。

來源

“工尺譜”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的文獻中。它是演奏古代音樂時所使用的一種譜表,用來記錄音樂的音高、音符和節奏。

繁體

繁體的寫法為「工尺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對于“工尺譜”這個詞,古時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例如“工”字可能寫作“工”或“工”。然而,基本的含義和用法沒有改變。

例句

他通過學習工尺譜,掌握了古代音樂的演奏技巧。

組詞

組詞中包括“工尺譜”的詞彙有:工尺、樂譜、音樂、演奏等。

近義詞

與“工尺譜”意義相近的詞彙有:五線譜、簡譜。

反義詞

與“工尺譜”意義相反的詞彙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