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九的意思、下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九的解釋

[the nineteenth of every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農曆每月十九日(上九為二十九,中九為初九)

初七及下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詳細解釋

農曆每月十九日。《古詩選·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聞人倓 箋注引《瑯嬛記》:“九為陽數。古人以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為中九,十九日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為婦女之歡,名曰陽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下九,作為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具有特定的曆法及文化含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指農曆每月十九日。古人以每月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為“中九”,十九日為“下九”,三者合稱“三九”。其中“下九”因逢“九”之尾數,被賦予特殊民俗意義,尤指女子聚會娛樂的固定日期。

二、字源與曆法依據

三、文化習俗内涵

漢代起,“下九”發展為女性專屬社交日。此日女子暫停織作,相聚嬉戲,舉行“藏鈎”“射覆”等遊戲,亦為祈求姻緣、祭祀神靈的吉時。古詩《孔雀東南飛》中“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即印證其作為閨閣盛會的傳統。

四、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文中,“下九”常象征女性閑暇歡愉時光,承載對閨中情誼的追憶。如《古詩十九首》以“迢迢牽牛星”隱喻聚少離多,反襯“下九”團聚之珍貴,深化其文化符號意義。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王娟《中國民俗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下九”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分别涉及時間概念和成語表達:

一、時間概念(農曆日期)

  1. 基本定義
    指農曆每月十九日。古代将每月分為三個“九日”階段:

    • 上九:二十九日
    • 中九:初九日
    • 下九:十九日
      (來源:、、)
  2. 文化習俗
    古代女性常在下九日聚會娛樂,稱為“陽會”。例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描述女子在七夕(初七)和下九日進行遊戲活動。


二、成語含義(事物狀态)

  1. 基本解釋
    表示事物或現象已到達最低點、最差狀态。“下”指低劣,“九”象征極限,組合後強調“差到極點”、。

  2. 起源與典故
    源自樂府民歌《下裡巴人》中的“下裡巴人,下九天”,原指貧苦民衆的艱難處境,後演變為成語。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負面狀态,如“業績跌至下九”“他的心情已至下九”等,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時間還是狀态、。


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避免混淆。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玉台新詠》《古詩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傲睨一世巴兒北軍擘坼缽略長矛川渎楚剝椎心飲泣到了蹲縱發呆燔銷肥皂莢風庭趕座高密侯高擡梗逆柺棍怪謬詭世鼓音耗損鶴裘黃守瓜華佗惑着家父薦撙矜釋考政括目相待枯葉理生龍騰虎躍騾馬大會梅花坑密迹迷言迷語劘逼漂田平步青雲蒱博乾行耆臣秋陸忍志乳白善騎山查糕世界觀矢志不移獅子吼霜林輸財助邊送手帕痌心疾首通掌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