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鱗甲的意思、鱗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鱗甲的解釋

[scale and shell of reptiles and arthropods] 動物用以蔽護軀體的甲殼。泛指一切有鱗和甲的水生動物

詳細解釋

(1).鱗介類的鱗片和甲殼。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 沔水 中有物,如三四歲小兒,鱗甲如鯪鯉,射之不可入。”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 常熟 有白龍一,黑龍二,目光如炬,吐火燄燄,鱗甲頭角皆現。” 沙汀 《闖關》三:“當他才從故鄉來到 河北 的時候,他把魚的鱗甲叫毛。”

(2).有鱗或甲殼的水生物的統稱。 漢 蔡邕 《漢津賦》:“鱗甲育其萬類兮,蛟螭集以嬉遊。”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沉鱗甲於玄淵,以違鑽灼之災。”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查初白詩》:“《古鏡》:‘出波鱗甲飛如活,透骨玻璃冷放光。’”

(3).比喻鱗甲狀之物。喻雪片。 宋 範成大 《次韻姜堯章雪中見贈》:“鱗甲塞天飛,戰逐三百萬。”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瓊姬素衣,紛紛巧剪鵝毛細,戰八百萬玉龍退敗,鱗甲縱橫上下飛。”

(4).喻松樹皮。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地語·永安縣》:“松或被斫伐橫卧,鱗甲四散,磴道多為所礙。”

(5).喻人機心深峻,不可逆犯。《三國志·蜀志·陳震傳》:“ 諸葛亮 與長史 蔣琬 、侍中 董允 書曰:‘ 孝起 前臨至 吳 ,為吾説 正方 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吾以為鱗甲者但不當犯之耳,不圖復有 蘇 張 之事出於不意,可使 孝起 知之。’”《太平禦覽》卷四九六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諸葛亮 表都護 李嚴 。 嚴 少為郡職吏,用性深尅,苟利其身。鄉裡為 嚴 諺曰:‘難可狎, 李 鱗甲。’” 清 王晫 《今世說·言語》:“﹝ 塗子山 ﹞好為詩古文辭,有名於時,為人短小,胸無鱗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鱗甲是漢語中表示動物體表保護性結構的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指「鱗片與甲殼的統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鱗甲特指「魚類、爬行動物等身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角質或骨質的薄片狀組織」,例如魚鱗、龜甲均屬于此類結構。

從生物學功能角度,《漢語大詞典》指出鱗甲具有「防止水分流失、抵禦外界傷害」的生理作用,常見于水生及陸生爬行動物,如穿山甲的鱗片可隨肌肉收縮形成防禦機制。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常被引申為「堅硬防護層」的象征,如《淮南子》中「龍有鱗甲以自衛」的記載,即通過鱗甲比喻強大的自我保護能力。

網絡擴展解釋

“鱗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層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動物生理結構
    指水生動物(如龜、鼈、魚類等)體表的堅硬保護層,包括鱗片和甲殼。例如:“龍尾布滿鱗甲,寒光凜冽”。該含義在多個權威詞典中均有明确記載()。

  2. 泛指水生生物
    可代指一切有鱗或甲殼的水生動物。如《七啟》中“鱗甲隱深”,即指藏于水中的生物()。


二、比喻與引申義

  1. 形容密集或嚴密
    成語中比喻事物排列緊密、連續不斷,如“鱗甲般的防禦工事”。此用法源自鱗片層層覆蓋的特性()。

  2. 自然現象的意象

    • 雪片:宋代詩詞用“鱗甲”形容紛飛的雪片()。
    • 松樹皮:清代文獻以“鱗甲”比喻松樹皮的紋理()。
  3. 人性隱喻
    指人心機深沉、不可輕易觸犯,如“此人鱗甲深峻”()。


三、古代軍事用途

鱗甲還指一種古代铠甲,由金屬或皮革制成的小片串聯而成,廣泛用于全球多個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西歐)。其特點是易于加工且防護性強,常見于士官或精銳部隊裝備()。


“鱗甲”的核心含義圍繞“保護性外層”展開,既包括生物結構,也延伸至文化、軍事等領域的比喻與實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案掾敗臼不足與謀扯後腿船工楚王宮從意帝車第家頂多頓遜阏逢芳茵風惠閣主宮貂詭速號啕大哭恨惋核仁幻翳火耗兼葭漸進劍騎見仗校書郎架子車極邊極晨金榜浄練九言舉似讕語梁啟超撩蹶子落漠率語美滿孟鳥陌路沐雨梳風黏米女兒子破式巧語花言折檻盛烈是件衰朽歲制所向無前擡肩統感柝擊圖堡危言竦論篠骖解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