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折檻的意思、折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折檻的解釋

漢 槐裡 令 朱雲 朝見 成帝 時,請賜劍以斬佞臣 安昌 侯張禹 。 成帝 大怒,命将 朱雲 拉下斬首。 雲 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大臣勸解, 雲 始得免。後修檻時, 成帝 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谏之臣。見《漢書·朱雲傳》。後世殿檻正中一間橫檻獨不施欄幹,謂之折檻,本此。後用為直言谏诤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将軍拜伏姦臣泣。” 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亦作“ 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折檻”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典故出處

源自《漢書·朱雲傳》: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常見于詩詞、史書,如唐代李嘉祐《故燕國相公挽歌》中“皆言折檻時”。
  2. 現代引用:多用于形容不畏強權、敢于直言的行為,或借古喻今表彰正直品格。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漢書》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折檻的意思

《折檻》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打破門檻。多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克服困難或突破障礙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折檻》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側部首為手部,右側為木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7畫。

來源

《折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折檻癡情”的詞句,意指面對艱難險阻時依然執着堅定的情感。

繁體

在繁體字中,折檻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折檻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目前無法得知其确切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毅然決定折檻而出,迎接新的挑戰。

2. 這個團隊面對一個個折檻,卻始終堅持下來。

組詞

折磨、折斷、檻車、檻外。

近義詞

突破、超越、跨過。

反義詞

受阻、受困、不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