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茵的意思、芳茵的詳細解釋
芳茵的解釋
茂美的草地。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庇峻岫之巍峩,藉翠蘭之芳茵。” 唐 崔日知 《奉酬韋祭酒偶遊龍門北溪》詩:“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纖影藉芳茵,未能無意下香塵。”
詞語分解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 茵的解釋 茵 ī 鋪墊的東西,墊子、褥子、毯子的通稱:茵褥。茵席。茵饪(寝褥和烹饪,引申為睡眠和飲食)。綠草如茵。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芳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花草繁茂、香氣濃郁的草地,常用來描繪自然景色的柔美與生機。例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中“藉翠蘭之芳茵”,便以“芳茵”形容青翠芬芳的草地。
二、字義分解
- 芳:本義為花草香氣,引申為美好的德行或名聲(如“流芳百世”)。
- 茵:原指古代車墊,後引申為柔軟繁茂的草地(如“綠草如茵”)。
三、用法與延伸
- 自然描寫:多用于詩詞中表現春景或幽雅環境,如唐代崔日知詩句“河畔踏芳茵”。
- 象征意義:可隱喻文人雅士的高潔品格或藝術作品的清新意境。
- 人名寓意:作為名字時,寄托了“德行美好、人生繁盛”的期許。
四、相關詩詞
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中“抱持纖影藉芳茵”,即通過“芳茵”營造出柔美靜谧的畫面感。
該詞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象征,核心在于通過“芳”與“茵”的結合,傳遞出香氣、繁茂、柔美的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茵》一詞是指芳草芬芳的景色,形容美好、宜人的氣息和景觀。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和艹,其中⺾表示草木,艹表示植物。
《芳茵》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延續至今。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相對繁瑣,但《芳茵》的字形并未有過多變化。
以下是《芳茵》的例句:
1. 這座花園裡彌漫着芳茵的香氣。
2. 在芳茵的郊野裡漫步,心情甯靜愉悅。
與《芳茵》相關的其他詞彙有:
組詞:芳草、茵茵、香茵、芬芳
近義詞:芬芳、香氣、幽香
反義詞:荒涼、臭氣、污濁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