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靈。《文選·謝朓<遊敬亭山>詩》:“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栖。” 李周翰 注:“靈異,靈仙也。” 唐 宋之問 《溫泉莊卧疾寄楊七炯》詩:“茲山栖靈異,朝夕翳雲族。” 宋 羅烨 《醉翁談錄·趙旭得青童君為妻》:“﹝ 趙旭 ﹞因祝曰:‘是何靈異?願覩仙姿。’” 清 顧炎武 《<蘇山圖志>序》:“凡人之情以罕為貴,則從而誇之,以為神仙之宅,靈異之府。”
(2).神奇怪異。《西京雜記》卷一:“ 長安 巧工 丁緩 者……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二刻拍案驚奇》卷六:“此乃生前隔别,死後成雙,猶自心願滿足,顯出這許多靈異來,真乃是情之所鐘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當由煢嫠苦節感動幽冥,故示是靈異,以陰為呵護雲爾。”
(3).指神奇怪異之事物。 唐 孟郊 《登華嚴寺樓望終南山贈林校書兄弟》詩:“前山胎元氣,靈異生不窮,勢吞萬象高,秀奪五嶽雄。” 清 錢邦芑 《過錫山贈郭夔一》詩:“山海貢靈異,精氣潛相通。”
(4).猶靈驗。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一》:“百姓為之立廟于其處也,刊石立碑,表述靈異。”《敦煌曲子詞·蘇莫遮》:“花木芬芳,菩薩多靈異。”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八·九仙靈夢》:“湖仙靈異最多,此特知之真者。” 巴金 《利娜·第七信》:“樹林裡某一棵樹下埋着一個靈異的神像。”
(5).賢俊、奇才。《文選·範雲<古意贈王中書>詩》:“ 岱山 饒靈異, 沂水 富英奇。” 劉良 注:“靈、英,并賢俊。”
(6).指聰慧,不同尋常。 唐 王昌齡 《同王維集青龍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韻》:“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會,靈異識鐘音。” 明 李東陽 《<篁墩文集>序》:“吾友 篁墩 程先生 資禀靈異,少時一目數行下。”
靈異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指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神秘現象或超自然存在,多涉及鬼神、魂魄等概念。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定義“靈異”為“鬼神、亡靈等超自然現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收錄“靈異”包含“神異、通靈”之義,例見《搜神記》“草木有靈異者”。
在民俗與文學中,“靈異”承載兩類文化内涵:
參考資料:
“靈異”是一個多維度詞彙,其含義可從傳統語義、文化背景及科學解釋三方面綜合理解:
“靈異”指超出自然規律認知範圍的神秘現象或事物,常與超自然力量、鬼怪傳說、無法解釋的事件相關聯。其詞源可追溯至《莊子·人間世》,最初描述人與神靈的關系,後逐漸演變為形容神秘現象。
“靈異”既承載了曆史文化中的神秘色彩,也在現代科學框架下被部分解析。對待此類現象,建議結合理性分析與文化理解,避免過度迷信。
襃諱背綁迸湧弛放愁郁刺口大仙電子器件抵充訂實訂議發落風茄宮額公允規切果切海行寒天好身手黑木耳鵍鷒火祥賈郭夾心鲸膏金刹灸曬及晬眷留犒功扣扣濫用令嗣陵侮利蘇禮獻龍勢祿餌妙悟妙像評功擺好千佛洞氣決泉達窮天極地榷金染署收田鼓台檄歎美田闾體分通訊録脫柄瓦查委過文敝鄉國陷失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