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刹的意思、金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刹的解釋

(1).佛地懸幡的塔柱。《法華經·授記品》:“諸佛滅後,起七寳塔。長表金刹,華香伎樂。”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六:“金刹,梵言掣多羅。案,西域别無旙竿,即於塔覆鉢柱頭懸旙,今言刹者,應訛略也。”

(2).指寶塔。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金刹與 靈臺 比高,廣殿共 阿房 等壯。” 周祖谟 校釋:“金刹者,旛柱也。此指浮圖而言。” 唐 李白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詩:“水搖金刹影,日動火珠光。”

(3).指佛寺。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畢題十二韻以紀之》:“再瑩新金刹,重裝舊石樓。” 明 唐順之 《松江金澤寺》詩之三:“何年此地開金刹, 宋 代流傳直到今。”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後禦容恭賦四十韻》:“金刹淩雲起,珠宮匝地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刹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層:

一、核心釋義

指佛寺塔頂的金屬裝飾構件,特指佛塔頂端的相輪(塔刹)。

“刹”源自梵語“क्‍षेत्र”(kṣetra),原指佛塔頂部的立柱及相輪裝置。以金屬(多為銅鎏金)鑄造,故稱“金刹”。其形制如傘蓋層疊,象征佛法莊嚴,如《漢語大詞典》釋為“佛塔頂部的裝飾,即相輪”。

二、引申含義

代指佛寺或佛塔整體。

因塔刹為佛塔最醒目的部分,古人常以“金刹”借代佛寺建築。唐代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樓》詩“金刹青楓外,朱樓白水邊”中,“金刹”即指寺院。此用法突顯佛寺的金碧輝煌,如《辭海》注解:“金刹,寺院之美稱”。

三、文化象征

蘊含宗教神聖性與工藝價值的雙重意義。

“金”既指材質貴重,亦隱喻佛法如金光明耀世間;“刹”作為佛教符號,承載消災祈福的信仰内涵。據《中國古代建築辭典》,金刹的鑄造工藝反映古代金屬建築裝飾的高超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2. 《全唐詩》卷283,中華書局
  3.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4. 《中國古代建築辭典》,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金刹”是一個源自佛教文化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後逐漸泛指佛寺整體建築,象征佛教修行場所的莊嚴肅穆。

二、具體指代

  1. 佛地懸幡的塔柱
    佛教經典《法華經·授記品》記載:“長表金刹,華香伎樂”,此處指塔頂懸挂經幡的立柱,是佛教儀式的标志物。

  2. 寶塔
    如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描述“金刹與靈台比高”,唐代李白詩句“水搖金刹影”均以金刹代指佛塔,突顯其高聳華美。

  3. 佛寺整體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畢題十二韻以紀之》中“再瑩新金刹”即指寺院建築群,明清文獻中亦常見此用法。

三、文化延伸

在漢語語境中,該詞可引申形容任何莊嚴神聖的場所,如“金刹連雲”等文學化表達。

讀音說明:存在“jīn chà”與“jīn shā”兩種讀法,前者為現代通行發音,後者多見于古籍注音(如《法華經》梵語音譯考據)。

别人正在浏覽...

艾怨卬首信眉貶甘别敬波羅蓋采漁初學打滑澾道明達因鬥擻端誠哆嗦敷條服翫甘醴高幨桂林熯涸函牛鼎禾場回心院翦理浸蠹謹耳蠲敝崇善侉比靈爽理說貌容萌黎弄得好貧萌蒲魯東主義千難萬險潛入輕脃羣兒阮琴三終掃境省臣省解沈慮時暑受姓樹竿疏缪順流而下邃房天法團酥屯軍拖把五茸芗合小家門校醫謝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