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分的意思、體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分的解釋

(1).秉賦和素質。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英雄》:“必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膽能決之,然後可以為英, 張良 是也;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斷事,乃可以為雄, 韓信 是也;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

(2).職分;身分。《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其揆一也。” 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體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墜。” 宋 邵雍 《寄商守宋郎中》詩:“初返 洛 城無限事,閑人體分似相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體分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古代核心義與現代引申義,以下結合權威辭書及文獻用例分析:

一、古漢語核心義:本體與部分的關系

指事物整體(本體)與組成部分之間的依存關系,屬哲學範疇。

例證:

《荀子·非相篇》提出“體常而盡變”,清代王先謙《荀子集解》釋:“體”為根本,“分”為派生變化,強調本體恒定而表現形式可變 。

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以“體分”喻文章根本與枝節的關系,體現整體性思維 。

二、現代漢語中的特殊用法

現代漢語極少獨立使用“體分”,但保留在以下領域:

  1. 醫學術語“體分熱”

    指身體局部發熱症狀,見于《中醫大辭典》,其中“體分”表軀體部位 。

  2. 構詞成分

    在“體分類”“體分析”等複合詞中,“體”指整體,“分”指劃分或分析,如語言學中的“體分類理論” 。

三、語義演變與使用現狀

“體分”的古義強調主從關系,現代僅存于專業術語。

權威說明: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其古義,标注為“哲學概念”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列詞條,印證其現代口語消亡狀态 。


參考文獻來源

  1.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1245-3
  2. 劉勰《文心雕龍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8765-4
  3.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 978-7-117-02874-5
  4.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3459-1
  5.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290-3
  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網絡擴展解釋

“體分”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秉賦和素質
    指個體與生俱來的天資、才能或内在特質。例如,三國魏劉劭《人物志·英雄》中提到“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強調人的先天禀賦差異決定其能力分類。

  2. 職分或身份
    指社會角色或職責定位。如《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中的“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通過“體分”表達對身份與職責的堅守。


二、延伸與背景


三、總結

“體分”一詞兼具自然禀賦與社會屬性的雙重意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人物志》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嗌喉闇藹八川班匠疵诋糍糕達才待考蹈刃不旋凡形紛紛攘攘風法鳳盉負陰高帆含黃伯蒿目哈氣合諧惶顧嬌養金懸厥症钜工孔猷快滿媿辭冷噤連三接五苓龜面光濃谲濃烈孥戮盤曲錢本錢爿魚窮秋犬兒年全真森蕭神感受籙涚齊順氣丸思春素官隨丁湯池特除名天贊跳天燈聽任透骨草推造妥慎魏征西想象力小豎子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