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芝麻。相傳 漢 時由 西域 傳入,故又名胡麻。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 董偃 常卧延清之室……列靈麻之燭,以紫玉為盤。”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靈麻撮狗蝨,村稚啼禽猩。” 孫汝聽 注:“靈麻,今胡麻,狀如狗蝨。《本草》雲:‘一名狗蝨。’”
“靈麻”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
靈麻是芝麻的别稱,因漢代從西域傳入中國,故又名“胡麻”。其種子狀如狗虱,故《本草》中也有“狗虱”的别名。
曆史背景
據晉代王嘉《拾遺記》記載,西漢時期張骞通西域時引入中國,唐代韓愈、孟郊的詩句“靈麻撮狗蝨”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字義解析
少數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人“聰明敏捷,反應靈敏”,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靈麻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火和艹。火屬于漢字的基本偏旁部首之一,表示與火相關的含義;艹則表示植物。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靈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藥方面的記載。據說,靈麻是一種含有藥用成分的植物,可以入藥治療一些疾病。在古代,人們常将植物的名字作為漢字來記錄和傳承。在繁體字中,靈麻的寫法為「靈麻」。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的有所不同。在古時候,「靈麻」的寫法為「靈麻」。這兩者的區别僅在于「靈」字中的「示」字旁偏旁的區别。在古代的寫法中,「示」字旁是從右上方開始寫,與現代中的從左上方開始寫的形式不同。
1. 這種草本植物被稱為靈麻,有助于緩解頭痛症狀。
2. 我們在山上發現了一片繁茂的靈麻叢。
組詞方面,靈麻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新的詞語,如:
1. 靈麻草
2. 靈麻葉
3. 靈麻油
4. 靈麻提取物
5. 靈麻香料
靈麻的近義詞包括:靈芝、靈草、良草。
靈麻的反義詞是:死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