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童的意思、頑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童的解釋

(1) [urchin;naughty child]∶頑皮的兒童

(2) [fool]∶指愚笨無知的人

為頑童所辱。——唐· 李朝威《柳毅傳》

頑童之為是心。

詳細解釋

(1).愚鈍無知的人。《書·伊訓》:“敢有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國語·鄭語》:“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 韋昭 注:“頑童,童昏,固,陋也。謂皆昧暗窮陋,不識德義。” 漢 王符 《潛夫論·德化》:“近頑童而遠賢才,親諂諛而疏正直。”

(2).愚妄、頑皮的孩童。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三:“ 蔡攸 者,垂髫一頑童耳, 京 ( 蔡京 )遣 攸 日與陛下遊從嬉戲,必無 文 武 堯 舜 之道,啟沃陛下。”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成家慶,頑童前引,稚子隨行。” 王西彥 《古城的憂郁·蹂6*躏》:“一條本來很冷落的胡同,這時變成一個剛被頑童所搗毀的蜂巢。”

(3).指娈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聞撫公溺聲歌而比頑童,此皆九兄所長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頑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頑童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綜合權威典籍歸納為以下四層含義:

  1. 本義指頑皮的小孩子

    指天性活潑好動、不聽管教、行為淘氣的兒童。《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頑皮的兒童”,強調孩童不受約束的天性。古漢語中“頑”含愚鈍、固執之意(《說文解字》),但“頑童”一詞側重“嬉鬧不受控”的行為特質。

  2. 引申為對機敏者的戲稱

    在文學語境中可帶親昵色彩,形容人雖調皮卻聰慧機靈。如元曲《包待制智賺生金閣》中“頑童”指狡黠的仆人,此處貶義褒用,暗示其機變。

  3. 古漢語中的特殊貶義用法

    先秦文獻中“頑童”可指愚昧昏聩的統治者。《尚書·伊訓》載:“敢有侮聖言,逆忠直……時謂亂風。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士。”東漢鄭玄注:“蒙士,童蒙無知者,蓋謂頑童之君。”此處以“頑童”暗諷治國無方的君主。

  4. 情感色彩的古今演變

    現代漢語中,“頑童”的貶義逐漸弱化,更多用于形容孩童天真爛漫的淘氣行為(如“老頑童”),或作為文學中的親昵稱謂。此演變反映社會對兒童天性的包容度提升。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官網鍊接(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書籍介紹頁)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官網鍊接(注:此為出版社圖書介紹頁)

網絡擴展解釋

“頑童”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頑童”由“頑”(頑固、頑皮)和“童”(孩童)組成,指淘氣、不聽勸告的兒童,強調其不守規矩的特點。部分語境中也用于形容愚鈍無知的人,如《柳毅傳》中“為頑童所辱”即此意。

二、使用場景

  1. 日常生活:多描述家庭或學校中調皮搗蛋的孩童。
  2. 文學形象:如動畫電影《天降大任》中的“空”,展現頑童兼具叛逆與探索精神的雙重特質;神話角色哪吒的成長也體現了頑童向英雄的轉變。

三、延伸特質 現代語境中,“頑童”常被賦予積極内涵:

四、相關詞彙

提示:若需具體文學作品或影視中的頑童案例分析,可參考、11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白獸闼傍接報告期暢遠齒頰初等教育吹毛索疵差互迨及盜亦有道颠來播去動粗鬥韻渡輪烽火樹風流子風言影語鳳簪服寵俘殺膏爐光螺光色歸釣寒水含薰合匏婚姻法谏院及丁碣磍急龍車鏡花水月雞眼醵款巨璞枯閑溟洲模拟方法姆媽奶嘴,奶嘴兒平安醮乞盟輕速神聽麝香失伍識習矢志手賬夙根棠樹政他娘通遞銅街危第武家様險妒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