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角的意思、鼎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角的解釋

相術謂額上有日角、月角和伏犀三骨,隆起者為三公貴相。《後漢書·李固傳》:“ 固 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 李賢 注:“鼎角者,頂有骨如鼎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鼎角"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應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鼎"為古代三足兩耳的青銅禮器,《說文解字》釋為"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角"在甲骨文中象獸角之形,引申為角落、方位。二者組合成"鼎角",字面指鼎器的邊角部位,象征器物重要結構支撐點。

二、文獻引申義 《後漢書·天文志》載:"鼎角三能,君臣之象",此處借鼎之三足喻指天地人三才的協調關系。宋代《集韻》注:"角謂鼎實之位",賦予其象征祭祀時重要位置的含義。在明清筆記中,偶見以"鼎角"代指關鍵人物,如《萬曆野獲編》稱重臣為"鼎角之臣"。

三、現代應用考辨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該詞已退出常用詞彙範疇,僅存于特定成語或仿古語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建議在閱讀古籍時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涉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鼎角”是一個源自古代相術的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人額頭上的三種骨相特征:日角、月角和伏犀骨。若這三處骨骼隆起,則被認為是顯貴之相,預示此人可能位列“三公”(古代最高官職)。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李固傳》,描述李固的相貌:“鼎角匿犀,足履龜文。” 李賢注解釋為:“鼎角者,頂有骨如鼎足也。”,即頭頂骨骼形似鼎的三足,象征尊貴。

三、補充說明

  1. 相術意義
    古代相術中,“鼎角”與“匿犀”(指耳骨飽滿)、“龜文”(足底紋路)并列為顯赫之相,常用于形容非凡人物。
  2. 易混淆概念
    需注意與成語“三足鼎立”區分。後者比喻三方勢力對峙(如“鼎足而立”),而“鼎角”僅指面相特征,無此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術文化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表裡相依逋诳采香迳粲谷塵泥沖騃辍棄湊錢單劣大事去矣瞪眼瞎疊地豆汁盾橹仿連史紙法旨風風火火甘分高科觀音粉黑衣宰相胡夷甲馬營講郎剪削孑身九三學社觼軜拘賣軍竈罝兔可據恐龍老骥伏枥靓質倫等慮私邁壽門杯盤夷霹靂酒掊擊擒讨權佞取讨襦緼三鹿為犇少壯派省浄申屠身遙心迩事人貪樂天老地荒豚拍帷蓋痿人不忘起惟日為歲五種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