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角的意思、鼎角的詳細解釋
鼎角的解釋
相術謂額上有日角、月角和伏犀三骨,隆起者為三公貴相。《後漢書·李固傳》:“ 固 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 李賢 注:“鼎角者,頂有骨如鼎足也。”
詞語分解
- 鼎的解釋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鍋:鼎罐。鼎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征:鼎彜。九鼎。定鼎。問鼎。鼎祚(******)。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峙
- 角的解釋 角 ǎ 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質。 形狀像角的:菱角。皂角。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陸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國山東省)。 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鼎角”是一個源自古代相術的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人額頭上的三種骨相特征:日角、月角和伏犀骨。若這三處骨骼隆起,則被認為是顯貴之相,預示此人可能位列“三公”(古代最高官職)。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李固傳》,描述李固的相貌:“鼎角匿犀,足履龜文。” 李賢注解釋為:“鼎角者,頂有骨如鼎足也。”,即頭頂骨骼形似鼎的三足,象征尊貴。
三、補充說明
- 相術意義
古代相術中,“鼎角”與“匿犀”(指耳骨飽滿)、“龜文”(足底紋路)并列為顯赫之相,常用于形容非凡人物。
- 易混淆概念
需注意與成語“三足鼎立”區分。後者比喻三方勢力對峙(如“鼎足而立”),而“鼎角”僅指面相特征,無此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術文化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鼎角這個詞的意思
鼎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鼎立的角落或者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這個詞來形容某個地方或者場所處于兩個有重要地位的人或物的夾縫之間,形成一種緊張或者尴尬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鼎角這個詞的部首是鼎(二分鼎)和角(兒角),它的拆分部首是鼎和角。鼎角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鼎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大雅·生民》一篇詩歌中。在這首詩中,它形容了兩個重要的人物在一個重要的場合中相遇,引發了一系列大事。
繁體
鼎角的繁體字為鼎角。
古時候漢字寫法
鼎角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在這次辯論中,他站在鼎角之地,面臨着很大的壓力。
2. 這個餐廳位于市中心鼎角位置,生意非常紅火。
組詞
在組詞中,鼎角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義。例如:鼎角之勢(指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某個場合中形成強大的勢力)。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用來替代鼎角,表達相似的意思。例如:夾縫、中間地帶。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表示與鼎角相反的意思。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鼎角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