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堅白的意思、離堅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堅白的解釋

分開堅和白。 公孫龍 學派的著名辯論題,與《墨經》的“盈堅白”相對立。名家認為,一塊石頭放在面前,“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由此斷言,石頭的堅和白兩種屬性是互相分離的。《莊子·秋水》:“ 公孫龍 問於 魏牟 曰:‘ 龍 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衆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堅白”是中國古代名家學派的重要哲學命題,由戰國時期思想家公孫龍在《公孫龍子·堅白論》中提出。該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物體不同屬性之間具有獨立性,例如一塊石頭的“堅硬”與“白色”不能同時被感知,需通過不同感官分别認知。公孫龍主張“視不得堅,拊不得白”,強調感官經驗的分離性,進而推導出“堅、白、石”三者相離的結論。

這一命題引發了古代邏輯學領域的深度讨論。《中國哲學簡史》指出,“離堅白”揭示了名實關系的複雜性,主張概念與實體之間存在非必然聯繫,其論證方法對後世邏輯思辨産生深遠影響。現代學者李存山在《名家四子研究》中分析,該理論通過否定感官統合能力,試圖構建超越經驗世界的抽象認知體系。

需要注意的是,“離堅白”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區分堅硬和白色兩種屬性”的哲學思辨,該釋義收錄于中華書局2010年修訂版,體現了該命題在漢語語義學中的特殊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離堅白”是中國先秦時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孫龍提出的哲學命題,主要探讨事物屬性的分離性與感知方式的局限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命題源于《公孫龍子·堅白論》,核心觀點是:一塊堅硬的白石,人通過視覺隻能感知其“白”的屬性,無法感知“堅”;通過觸覺隻能感知“堅”的屬性,無法感知“白”。因此,“堅”與“白”兩種屬性無法同時存在于同一物體中,必須分離看待。

二、邏輯論證

  1. 感官局限性:視覺(目)隻能獲取顔色(白),觸覺(手)隻能獲取硬度(堅),不同感官無法交叉驗證屬性。
  2. 屬性獨立論:公孫龍認為“堅”與“白”作為獨立屬性,無法在邏輯上統一為“堅白石”,故提出“堅白石三不可”(即堅、白、石三者不能共存)。

三、哲學意義

四、曆史評價

公孫龍的學說被《莊子·秋水》描述為“然不然,可不可”,即通過邏輯悖論挑戰常識,成為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重要案例。後世多認為其割裂了事物屬性的内在聯繫,屬于詭辯範疇。

參考資料

若需了解更完整的邏輯推演過程,可查閱《公孫龍子》原文或相關哲學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廈廳八搨将軍逼遏弊俗帛闌船遲到持擇雛發毳羶短丑二杆翻地繁鳥鳳集灌汲荷馬獎賞鑒台郊餞家至戶到潔婦解馬君臣俊爽開本開國功臣開禁考教口出狂言虧待連蟬冠斂辔連姻麻履面計粘稠牆立竊鈎傾颠穹壤容台繕兵山程商羊少停飾車說文解字私衙送語譚言微中腿股土竈往言晚炬宛氣文路偓促閑磕牙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