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繕兵的意思、繕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繕兵的解釋

(1).整治武備。《管子·大匡》:“二年, 桓公 彌亂,又告 管仲 曰:‘欲繕兵。’”《後漢書·劉虞公孫瓒等傳論》:“繕兵昭武,以臨羣雄之隙。” 李賢 注:“繕,修也。”

(2).供給軍隊食糧。繕,通“ 膳 ”。《史記·張儀列傳》:“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衆而彼已服焉。” 張守節 正義:“繕音膳,同‘饍’,具食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繕兵”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分解 “繕”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修補,整治”,如《左傳·襄公三十年》載“聚禾粟,繕城郭”。“兵”本義指兵器,《說文解字》釋為“械也”,後引申為軍事、武裝力量。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意為“修整兵器裝備”。

二、軍事治理内涵 在古代典籍中,“繕兵”多指系統的軍事備戰行為,包含三層要義:

  1. 兵器維護:如《漢書·晁錯傳》所述“繕甲兵,謹守備”,強調武器修繕
  2. 城防建設:《呂氏春秋·季春紀》載“修利堤防,繕完兵器”,涵蓋防禦工事整備
  3. 軍隊訓練:《戰國策·齊策》中“繕兵厲士”,指對士兵的操演整治

三、語用演變 該詞在明清文獻中逐漸從具體軍事行為擴展至抽象的戰略準備,如王夫之《讀通鑒論》用“繕兵積粟”喻指全面備戰狀态。現代漢語中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日常語境已鮮用。

典籍來源: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7卷第893頁、《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256頁。例句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左傳》《漢書》。

網絡擴展解釋

“繕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整治武備
    指整頓軍事裝備、加強軍隊訓練,以提升戰鬥力。例如《東周列國志》中記載:“二卿為朕繕兵固守,以待朕之歸可也。”。這一用法強調戰備狀态的維護,常見于曆史文獻和軍事策略描述中。

  2. 供給軍隊食糧
    此處“繕”通“膳”,意為為軍隊提供糧草等後勤保障。例如《史記·張儀列傳》提到:“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這一含義突顯古代戰争中物資籌備的重要性。


二、延伸與用法


三、權威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飽膈鄙子常禮蟬蛇朝着赤豆稠夥傳疑出謀獻策醇薄刍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旦夕之危淡竚獨具慧眼嚲避蠹商兒女姻鈎钤乖棄關鄽光赤合樽紅苕黃麾兼詣鞙絲空履款對徕臣樂此不倦燐亂流品賂器懜懜冥曹明升暗降蹑空草逆許破惡乾啼濕哭潛仙榷利讓子人中之龍瑞色蛇腹斷紋世慮市買司蝨蛀霜慘嗣立搯摸玩耽微燈悟禅五人冢下回獻酒恓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