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ft a ban] 宣布原有的禁令無效
解除禁令。《通典·刑二》:“ 文帝 太安 中,以庶士多因酒緻酗訟,制禁,釀酒沽飲皆斬,吉兇賓親則開禁,有日程。”《元典章新集·國典·诏令》:“ 燕 南、 山東 ……災傷地面,應有河泊,無問係官投下,并仰開禁,聽民採取。”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佛教斷肉述義》:“ 唐 武氏 自戊戌歲五月禁天下屠6*殺,至庚子歲十二月始開禁。”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開禁漢語 快速查詢。
開禁
指解除原有的禁令或限制,允許特定活動、行為重新合法化或恢複正常狀态。該詞強調從禁止到許可的轉變過程,常見于政策調整、社會管理等領域。
解除禁令
指官方正式取消某項禁令,使被禁止的事物重新獲得許可。例如:“當地政府決定開禁煙花爆竹的銷售,但限定特定區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第723頁。
放寬限制
在特定條件下放松管控,允許有限度的活動。如:“疫情期間部分城市開禁戶外就餐,需遵守防疫規定。”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ISBN 978-7-5432-3167-3,第12卷,第108頁。
用于描述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重新認可,例如:“端午龍舟活動在非遺保護政策下開禁,煥發新生。”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ISBN 978-7-5213-3601-5,第735頁。
“隨着生态恢複,長江流域部分水域開禁捕撈,但嚴格執行配額制度。”
——引自《人民日報》2023年6月環保政策報道(查看原文)
“開禁”屬動賓結構複合詞,“開”表解除,“禁”表禁令,二字結合凸顯動态變化過程。
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現代漢語虛詞例釋》,線上資源。
同義詞:解禁、放開
反義詞:禁止、封鎖
(注:紙質詞典來源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驗證:中國國家圖書館·文獻檢索)
“開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開禁”指解除原有的禁令或限制,使被禁止的事物重新獲得許可。該詞為動詞,拼音為kāi jìn,英文可譯為“lift a ban”。
詞義解析
曆史與文獻用例
“開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古代開禁可能附帶條件(如時間限制),現代則多與法律法規相關。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通典》《元典章》等文獻來源。
敗本長三赤旗馳説窗鈎出訟铤鹿頂鍼續麻蔸種雰霭馮谖劍符竹概況甘棠遺愛歌劇耿正供求關系恭肅冠屦盥盆貴侯弧剌肩背難望頰渦稽廢及笄年華鲸鳄量覈陋室銘賣履分香美授煤炱門帏面料南海蟛螖子剖判蒲葵鎗手戗台欠呵戚家軍青盲窮國三長齋月山栗深讐大恨詩偶守府獸子愬訟熟玩疏煙飼草天公玉戲涕淚交集王侯夏令時嚣穢逍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