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癞兒刺史的意思、癞兒刺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癞兒刺史的解釋

北魏 瀛州 刺史 崔暹 的鄙稱。癞兒,猶無賴,指狡詐蠻橫之徒。《魏書·酷吏傳·崔暹》:“後累遷平北将軍, 瀛州 刺史。貪暴安忍,民庶患之。嘗出獵州北,單騎至於民村。井有汲水婦人, 暹 令飲馬,因問曰:‘ 崔瀛州 何如?’婦人不知其 暹 也,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癩兒刺史!’”亦省作“ 癩兒 ”。 宋 楊伯嵒 《臆乘》:“ 崔暹 曰癩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癞兒刺史”是北魏時期對瀛州刺史崔暹的貶稱,源于其暴虐貪腐的行徑。具體解釋如下:

  1. 詞義構成

    • “癞兒”:字面指生癞瘡的人,但在此語境中引申為“無賴”,形容狡詐蠻橫之徒。
    • “刺史”:官職名,指地方行政長官。組合後成為帶有侮辱性的稱號,特指崔暹。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據《魏書·酷吏傳·崔暹》記載,崔暹任瀛州刺史期間“貪暴安忍”,百姓苦不堪言。一次他外出打獵,僞裝成平民詢問村婦對刺史的看法,村婦不知其身份,憤然答道:“百姓何罪,得如此癞兒刺史!”。此事被宋代楊伯嵒《臆乘》收錄,進一步流傳為典故。

  3. 衍生用法
    該詞在古籍中常簡作“癞兒”,如宋代文獻直接以“崔暹曰癞兒”指代其惡名,成為酷吏的典型代表。

這一稱謂不僅反映了崔暹的個人劣迹,也揭示了北魏時期地方官吏腐敗的社會問題,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癞兒刺史》的意思

《癞兒刺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官職雖高卻不能發揮作用,沒有實際權力的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癞兒刺史》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部首:白(bái),刀(dāo),心(xīn)

總筆畫:17畫

來源與繁體

《癞兒刺史》一詞來源于古代小說《水浒傳》中的故事。故事中,李逵被任命為刺史,但由于他原來是個流氓,皮膚上有很多瘡痍,所以被人稱為“癞兒刺史”。這個成語後來就用來形容那些雖然有高官職位但無實際能力的官員。

在繁體字中,癞兒刺史的寫法為「癩兒刺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癞兒刺史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這個人雖然是個官,但是隻是個癞兒刺史,沒有實權。

2. 他被任命為市長,卻被人稱為癞兒刺史,這說明他隻是個傀儡。

3. 那位官員的癞兒刺史地位使他無法對市政有所作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癞蛤蟆(形容一個人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心地善良)

近義詞:白眼狼

反義詞:能幹官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