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署名。 宋 置,掌管冶鐵。在今 江蘇 銅山縣 東北。本是 徐州 的 秋邱 冶鐵處, 宋 代升為利國監。見《太平寰宇記·徐州》。
利國監是北宋時期設置的金屬礦冶專管機構,其名稱可拆解為"利國"(造福國家)與"監"(監察管理機構)。據《宋史·職官志》記載,該機構始設于元豐年間(1078-1085年),專司鐵礦開采與冶煉事務,治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利國鎮,屬中國古代重要的冶鐵中心。
其核心職能包含三項:
該機構在北宋軍事防禦體系中具有戰略地位,蘇轼任徐州知州時曾作《徐州上皇帝書》,稱其"自古為南北襟要,京東諸郡安危所寄"。金代改置為利國鎮,明代設利國驿,地名沿用至今。相關考古發現包括蔡莊宋代冶鐵遺址群,出土有煉爐、鐵礦石、鐵範等文物。
“利國監”一詞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義演變來理解:
職能與設立
利國監是宋代設立的官署,專門掌管冶鐵事務。其前身為徐州秋邱冶鐵處,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升格為監,命名為“利國監”。
地理位置與規模
位于今江蘇銅山縣東北利國鎮,境内盤馬山鐵礦資源豐富。據記載,北宋神宗時期,當地冶鐵規模龐大,有三十六處冶煉點,冶工達三四千人。
後續演變
金代降為鎮,逐漸失去官署職能。
在部分語境中,“利國監”被引申為“為了國家利益而設立的監察機構或制度”,強調對國家事務的監督以促進繁榮發展。例如,可用來比喻現代廉政機構或政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太平寰宇記·徐州》等古籍。
八識奔屬不嚘成道辭違典肆釣矶地磚斷壁頹垣斷阙飛裙風土性植物負力浮切公斂挂匾規章和緩河堧和奏紅旆鲎媚畫供冱寒翞翞焦苦狡兔盡則良犬烹金函進駕進學籍甚苴茅焘土跨下橋朗達老萊衣樂玩離立勵勉琉璃廠冥空迷死南糖納說瓯雪遷于喬木取節人身攻擊三日曲水贍腴山雉霜水説智弢弓阗湊天貌天澤往軌微辭五壺浮漏新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