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萊衣的意思、老萊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萊衣的解釋

《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 老萊子 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采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後因用“老萊衣”為孝養父母之詞。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觐省》詩:“兵戈不見 老萊 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宋 梅堯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遠遊大字院》詩:“聞過少傅宅,喜見 老萊 衣。” 明 何景明 《過先墓》詩:“一寸未忘遊子線,萬年難覓 老萊 衣。” 清 趙翼 《石庵還朝口占送别》:“白頭猶著 老萊 衣,假滿還朝四牡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老萊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孝道的一個典故,其核心含義與孝養父母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典故

源自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的故事。據《列女傳》記載(),老萊子為讓年邁父母歡心,七十歲時仍身穿五彩衣,模仿嬰兒動作和啼哭,甚至故意跌倒裝哭,以此逗樂雙親。這種行為被稱為“戲彩娛親”,成為孝親典範。

二、文化象征

“老萊衣”特指老萊子所穿的彩色衣裝,後演化為孝養父母的代名詞,尤其在詩詞中常被引用。例如:

三、曆史背景

老萊子是道家學派人物(),與老子、孔子同時期。他不僅以孝聞名,還通過養鳥等行為豐富父母的晚年生活,展現了古代“色養”(和顔悅色奉養)的孝道内涵。

四、現代意義

該典故強調子女應通過言行讓父母身心愉悅,超越了物質供養的層面,成為中華孝文化的重要符號。其核心精神至今仍被用于家庭教育與道德倡導。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詩文引用或道家思想關聯,可參考、6、7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萊衣的意思

《老萊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衣服古舊、陳舊。形容人穿着的衣服年久失修,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面目。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萊衣》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衣。

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老萊衣》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部名為《莊子 - 齊物論》的著作中。其中有句話說:“比物屬是,比蟲不比,比之不相若,不比不相傷也。故曰:‘無可比者。’比者伐傷也,可以伐毀太山嶽也,請言其所以伐傷也者。比者形也,雖猶未害雌雄之真。如伐敖鳅之梓澤,謂之杼窮者,看似敖鳅之梓澤者,故曰:‘杼窮。’謂杼稱是,敖鳅,形猶 老萊衣者也。”這段話中的“形猶老萊衣者”即是成語“老萊衣”的最早出處。

繁體字

以繁體字形式書寫的《老萊衣》為「老萊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可以将《老萊衣》分别寫為「老萊衣」或「老蘱衣」。

例句

他穿着一身老萊衣,看起來更像個鄉下人。

組詞

老去、萊茵、衣食、陳舊、裝束。

近義詞

陳舊、陳腐、破舊、失修、破爛。

反義詞

新潮、時髦、時尚、光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