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學的意思、進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學的解釋

(1) [enter college]∶明清兩代指童生考取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

(2) [progress]∶使學業上有進步

詳細解釋

(1).使學業有進步。《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貧阨若彼,而能進學若此者,秀士也。”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知縣改授》:“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後授以任事之職。”

(2).科舉時,童生應歲試,錄取入府縣學肄業,稱進學。進學的童生稱秀才。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正俗二》:“其新進學秀才乘轎,則自 隆慶 四年始也。”《紅樓夢》第二回:“﹝ 賈珠 ﹞十四歲進學。” 魯迅 《呐喊·孔乙己》:“聽人家背地裡談論, 孔乙己 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進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科舉制度中的特定含義

  1. 考取生員(秀才)
    明清時期,童生通過院試(即歲試)被錄取為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的過程稱為“進學”。例如《儒林外史》中提到的“新進學的梅三相”即指剛考中秀才的人。這一過程标志着從普通讀書人晉升為官方認可的“秀才”身份。

  2. 相關制度背景
    進學後,秀才可進一步參加鄉試考舉人,未通過者需定期參加學政主持的考核以保持資格。


二、廣義的學業進步

  1. 學問提升
    源自《禮記·學記》中“進學之道”,指通過有效學習使知識增長、能力提升。例如韓愈《進學解》以師生問答形式,強調治學态度與方法。

  2. 現代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将“進學”引申為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過程,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多見于非學術性解釋。


三、使用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學的意思

《進學》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一個人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過程。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開始正式學習知識,獲得教育機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進學》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辶”和“學”。其中,“辶”是走的本義,“學”是知識的本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進學》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學》一書中。它的繁體字為「進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進學》一詞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進學」。

例句

1. 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進學了,所以現在成為了一位知名的科學家。

2. 她一直對進學充滿渴望,因為她想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

組詞

進修、進階、進取、入學

近義詞

上學、入學

反義詞

退學、辍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