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且自我欣賞或使自己快樂。《史記·南越列傳》:“老臣妄竊帝號,聊以自娛,豈敢以聞天王哉!” 宋 沉作喆 《<寓簡>序》:“因名之曰《寓簡》,聊以自娛。” 魯迅 《書信集·緻江紹原》:“所以我以為先生所研究的宗教學,恐怕暫時要變成聊以自娛的東西。”
“聊以自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聊以自娛”指姑且用來自我娛樂或自我寬慰,常用于描述通過某種方式暫時排解情緒或尋求内心滿足的狀态。其中“聊”意為“姑且”,“自娛”即“自我取樂”。
該成語最早見于《漢書·南粵王趙佗傳》:“老夫故敢妄竊帝號,聊以自娛。”,另在《史記·南越列傳》中也有類似記載:“老臣妾竊帝號,聊以自娛,豈敢以聞天王哉!”。兩處均通過趙佗自稱帝號的典故,表達一種自我寬慰的意圖。
“聊以自慰”與此成語意義相近,均強調通過自我調節獲得心理慰藉。
這一成語既承載曆史典故,又適用于現代生活,生動體現了通過自我調節實現精神滿足的普遍心理。
詞語解釋:
《聊以自娛》是一個成語,意為以聊天來自娛自樂或消磨時間。它強調人們為了娛樂而進行的閑談或交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聊以自娛》的拆分部首為“耳”和“乙”。
《聊以自娛》的總筆畫數目為11畫。
來源:
《聊以自娛》最早出現在明代蘭陵溪所著的《兒女英雄傳》中。作者用這個成語形容人們在閑暇時以聊天來自娛。
繁體:
《聊以自娛》的繁體字為「聊以自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中國漢字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漢字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因此《聊以自娛》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
例句:
他們常常在晚餐後聚在一起,聊以自娛。
在等待的過程中,他聊以自娛,用手機發消息給朋友。
組詞:
聊天、自娛自樂、消磨時間、娛樂、閑談等。
近義詞:
消遣、打發時間、娛自樂、閑聊等。
反義詞:
認真工作、盡職盡責、嚴肅處理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