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閤的意思、書閤的詳細解釋
書閤的解釋
同“ 書閣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繼恩 白後至中書召 端 ,議所立。 端 前知其謀,即紿 繼恩 ,使入書閤檢 太宗 先賜墨詔,遂鎖之,亟入宮。”
詞語分解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 閤的解釋 閤 é 閤 é 均見“??”。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書閤(書閣)釋義
一、基本釋義
“書閤”是“書閣”的異體寫法,指古代藏書、讀書或處理文書的場所。“閤”同“閣”,意為樓閣、小室,常指宮廷或私家藏書處。例如:
《漢語大詞典》釋“書閣”為“收藏書籍的地方”,特指宮廷藏書機構(如唐代集賢殿書院)或文人書齋 。
二、文化内涵
- 藏書功能
唐宋時期,“書閣”多指官方藏書機構,如唐代設集賢殿書院,宋代有龍圖閣、天章閣等,典藏典籍、檔案及帝王禦書 。
- 文人書齋象征
明清後漸指私家書齋,如明代文徵明《拙政園圖詠》中的“書閣”,體現文人雅士藏書、治學的空間 。
三、詞源演變
- 字形:“閤”為“閣”的異體,《說文解字》注“閣”為“門旁戶”,引申為獨立建築。
- 文獻用例:
- 唐代白居易《秘書省後廳》:“槐花雨潤新秋地,桐葉風翻欲夜天。盡日後廳無一事,白頭老監枕書眠。” 暗指秘書省書閣的清幽 。
- 宋代陸遊《書巢記》:“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陳于前……謂之書巢。” 書巢即書閣的别稱 。
四、相關概念
- 同義詞:書樓、書齋、芸閣(“芸”指防蟲芸香,喻藏書處)。
- 文化意象:象征知識傳承與隱逸文化,如甯波“天一閣”體現明清藏書樓典範 。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1547)
- 《中國古典園林史》(周維權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 《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 《陸遊集》(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03237)
- 《中國古代藏書樓研究》(傅璇琮、謝灼華主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書閤”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通常可理解為“書閣”的異體寫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義拆分
- 書(書):指書籍、文書,或與書寫相關的活動。
- 閤:古同“閣”,讀作gé,指樓閣、小房間,常用于表示藏書、休憩的場所。
2.整體含義
“書閤”即“書閣”,指存放書籍的樓閣或房間,類似現代的書房、藏書室,也可指古代官方藏書機構(如宮廷藏書閣)或文人雅士的書齋。例如:
- 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的“蓬萊宮”即包含類似藏書功能的建築群。
- 宋代宮廷設有“秘閣”,專藏珍貴典籍,可視為“書閤”的一種形式。
3.用法與語境
- 文學性:多見于古文、詩詞,強調雅緻或規模較大的藏書空間。
- 功能性:不同于普通書房,可能特指有專人管理、收藏豐富的場所。
4.與“書齋”的區别
- 書齋:更偏向私人讀書、寫作的小空間,規模較小。
- 書閤:側重藏書功能,可能為公共或半公共性質,規模較大。
若您是在古籍中遇到此詞,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具體所指場景或建築。
别人正在浏覽...
拔葵啖棗蹦達辯據避人操習吃虧純德促成貸法電磁屏蔽貂帽墩台亸翠貳統防衛墳土府吏閣館挂壁滾海蛟含冤莫白嗥咷宏焘環攻怙恩恃寵灰瓶堅良剪路驕子廑注倦憊看景生情贶遺寬愉老生禮典流徽樓舡溺音辟然欠點輕蕩青門柳秋老虎诎奸生地獄石牐手肘耍橫霜浄水庸四鳥死說活說桃蹊柳曲鳀海挺敵枉誅詳尋小可如小裡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