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死的意思、得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死的解釋

(1).謂得人效死相助。《漢書·朱博傳》:“已許 孔鄉侯 有指。匹夫相要,尚相得死,何況至尊! 博 唯有死耳!”《資治通鑒·漢哀帝建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得死,謂得其死力。一曰:得其相為死也。”

(2).謂得善終。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客問 浮休子 曰:﹞‘ 鄭愔 為選部侍郎何如?’答曰:‘ 愔 猖獗小子,狡猾庸人也……既無雅量,終是凡材,以此求榮,得死為幸。’後果謀反伏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死”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色彩的漢語詞彙,通常用于口語或方言中,表達極度的厭惡、憤怒或詛咒。

  1. 基本釋義與用法:

    • 詞義: 表示某人或某事極其令人憎惡、無法容忍,以至于應當死去或遭受極重的懲罰。核心含義是“(因行為惡劣)該死”、“(令人痛恨)到極點”。
    • 詞性: 形容詞性短語(常作謂語或補語)。
    • 感情色彩: 極其強烈的貶義、詛咒意味。使用時帶有濃烈的斥責、咒罵情緒。
    • 例句:
      • 這個騙子專門坑害老人,真得死!(表達對騙子行為的極度憎恨,認為其應當受到死亡的懲罰)
      • 他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簡直得死了!(強調行為惡劣程度之深,令人發指)
      •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得死啊!(帶有責罵、詛咒的語氣,表達極度的不滿)
  2. 構詞分析:

    • 得: 在此結構中,并非表示“獲得”,而是作為一個助詞或副詞性成分,起到強調程度或結果的作用,類似于“必須”、“實在”、“非常”的意思,用于加強語氣,表示“到了……的地步”。
    • 死: 本義指生命的終結。在這裡用作程度補語,表示達到了極端、頂點、無以複加的程度,引申為“極點”、“透頂”。與“得”結合,構成“得死”結構,表示“(壞、可惡)到了極點”、“(令人厭惡)到了該去死的地步”。
  3. 來源與依據:

    • 該詞雖非現代标準漢語書面語中的高頻詞彙,但在多個方言區(如北方方言、部分南方方言)的口語中廣泛存在,尤其在表達強烈詛咒或責罵時使用。其結構“得 + 形容詞/動詞(作補語)”是漢語中常見的表示程度或結果的格式(如“好得很”、“累得慌”、“氣得發抖”)。
    • 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在大型權威漢語辭書中找到依據。例如,《漢語大詞典》對“得”作為助詞表示程度或結果有詳細解釋,對“死”用作程度補語表示極點也有收錄。相關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中“得”和“死”的條目(來源:《漢語大詞典》)。
  4. 現代使用注意:

    • “得死”是一個非常粗俗、不禮貌的表達,含有強烈的詛咒和攻擊性。在正式場合、書面語或需要保持禮貌的交流中絕對禁止使用。
    • 即使在非正式的口語中,也應謹慎使用,因為它極易冒犯他人,引發沖突。通常隻用于表達對極端惡劣行為或人物的極度憤慨。

“得死”是一個口語化、方言色彩濃厚的貶義短語,意為“(因極其惡劣、可恨而)該死”、“(壞、可惡)到了極點”。它由助詞“得”(表程度/結果)和程度補語“死”(表極點)構成,表達強烈的詛咒、責罵和厭惡情緒。使用時需極其注意場合和對象,避免在正式或需要禮貌的場合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得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得人效死相助
    指獲得他人拼死效力或支持。此義項源自《漢書·朱博傳》記載的典故:朱博在政治危機中強調“匹夫相要,尚相得死”,表明普通人結盟尚能誓死互助,引申為對忠誠的極緻表達。

  2. 得善終
    指獲得好的結局或自然壽終。唐代張鷟《朝野佥載》中以鄭愔謀反被誅為例,用“得死為幸”反諷其未能善終,側面印證該詞可表“善終”之意。

二、語義辨析

建議需深入理解時,可查閱《漢書》《朝野佥載》原文及胡三省注疏(來源:、2、6、7)。

别人正在浏覽...

傲撇豹裘本屬表證參署乘運車通出葆楚鮮當下梵語瘋癱廣遠鴻函巨椟加法架海金梁減漕建業膠加擊節歎賞疾疚盡管糾轄極豔老健雷呼連湯帶水淩替流蔡隆基落地生根麥粞包黏膜拍打培戶前進切正青躔栖蟄熱可炙手戎具颡推之履聖殿受教疏析鎖口踏臂透熟隤陷托腔圖騰崇拜偉博未售僞造倭國閑蕩賢勝霄光可學逍遙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