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跼頓的意思、跼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跼頓的解釋

猶颠仆。《晉書·劉曜載記》:“ 曜 将戰,飲酒數鬥,常乘赤馬無故跼頓,乃乘小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跼頓”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語境

3.構詞分析

4.使用場景

5.相關詞彙對比

提示:如需深入理解,建議結合《晉書》原文及注釋,或查閱專業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跼頓》的意思

《跼頓》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行走的聲音或動作的急促有力。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或人體在移動時發出的拍擊聲或腳步聲。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跼頓》的部首是“足”,它是由左邊的“足”部首和右邊的“聿”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跼頓》是一個古代漢字,源于甲骨文時期。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跼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不同的寫法。例如,根據《康熙字典》,《跼頓》有兩種變體寫法:「蹫頓」和「跼躅」。

例句

1. 他的腳步跼頓有力地走過了大廳。

2. 風吹過,樹葉間發出了輕微的跼頓聲。

組詞

1. 跼頓連連:形容行走的聲音或動作連續而急促。

2. 跼頓而來:形容速度迅猛,動作有力。

3. 跼頓一聲:形容物體或人體在落地時發出一次拍擊聲。

近義詞

1. 砰砰:形容重物落地時發出的聲音。

2. 蹦蹦跳跳:形容輕快地跳動或行走。

反義詞

1. 安靜:形容沒有聲音或動靜。

2. 緩慢:形容行走或動作慢慢而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