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逶迤。迂回曲折貌。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永嘉綠嶂山》詩:“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懷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懷遲”意為迂回曲折的樣子,與“逶迤”意義相近,常用來形容道路、山勢等蜿蜒綿延的狀态。
經典用例
該詞出自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登永嘉綠嶂山》詩句:“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此處“懷遲”描繪了詩人拄杖沿曲折山路緩步攀登的情景,既體現路徑的迂回,也暗含悠然自得的心境。
構詞解析
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詩詞賞析中,用于分析古代詩文中的意象與修辭手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謝靈運原詩的創作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懷遲》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含有兩個字:懷和遲。
「懷」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心,總共包含9個筆畫。
「遲」也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辶,總共包含8個筆畫。
《懷遲》是出自于中國古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詩。這是一首描寫懷念東晉末年美好時光的田園詩。
漢字繁體中,「懷」的繁體寫作「懷」,「遲」的繁體寫作「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懷」的古代寫法是「懷兮道之親」,「遲」的古代寫法是「遲遲山頭雲」。
1. 歸來仍懷遲往念,田園極目宜菜蔬。
2. 離别已成往事,卻仍懷遲。
3. 心中懷遲,思念日漸濃烈。
「思懷遲」、「念懷遲」、「念懷遲遠」。
「想念」「懷戀」「懷思」。
「忘卻」「忘懷」「淡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