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loping shoulders]∶指人雙肩向下垂斜的體态
(2) [lack a prop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irresponsible]〈方〉∶比喻态度不認真、馬虎從事
謂人兩肩下垂。用以比喻不負責任。 克非 《春潮急》九:“所以人們在說話的時候,大多比較小聲,而且抱着一種惋惜的心情,說他無論如何不該當溜肩膀,自己辦錯事情不擔擔子,反倒推給别人。”
“溜肩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字面含義
指人體雙肩自然下垂的體态特征,表現為肩部與頸部的傾斜角度較大。醫學角度定義為:男性肩頸夾角超過110度、女性超過120度時,稱為溜肩(網頁、)。
引申含義
在方言中比喻不負責任、推卸任務的态度。例如:“他辦事總溜肩膀,把問題推給同事”(網頁、、)。
形成原因
矯正方法
古代曾将溜肩視為“美人肩”(如仕女畫中的女性形象),但現代普遍認為過度的溜肩影響體态美觀(網頁)。這一變化反映了不同時代對形體審美的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矯正訓練細節或方言使用案例,可參考相關醫學指南或語言學資料。
“溜肩膀”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形容人的肩膀向下垂,不挺直。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不自信、消沉、低落。
《溜肩膀》這個成語的部首是“肉”,拆分成三個部分,分别是“溜”、“肩”和“膀”。
它們的筆畫分别是:
溜:火、冰、點、大 - 共五筆
肩:月、肉 - 共四筆
膀:肉 - 共四筆
《溜肩膀》的來源不确定,但它在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溜肩膀」,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溜肩膀」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由于每個朝代對漢字的形狀和結構都有不同的規定,所以古代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然而,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這個成語所表達的意思都是一緻的。
1. 他總是溜肩膀地走路,好像世界都壓在他的肩上。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溜肩膀,而應該挺起胸膛迎接挑戰。
1. 溜走:暗中悄悄離開。
2. 肩負:承擔起重大的責任。
3. 膀胱:人體内的排尿器官之一。
1. 低着肩膀
2. 委頓不振
1. 挺起胸膛
2. 昂首挺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