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勑的意思、赍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勑的解釋

攜持诏書。 唐 元稹 《代谕淮西書》:“某月日遣使齎勑送付界首布告訖。”一本作“ 齎敕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勑”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實際可能是“赍敕”的異體寫法(“勑”是“敕”的異體字)。其含義需拆解分析:

  1. 赍(jī)
    本義為“持拿、攜帶”,如《周禮》中“赍盜糧”指攜帶糧食給盜賊。後引申為“懷着(情感)”,如“赍恨”。

  2. 勑/敕(chì)
    指帝王诏書或命令,如“敕令”“敕封”。例如《宋史》中“遣使赍敕賜予”即指使者攜帶皇帝诏書進行賞賜。

整體含義:
“赍勑”即“攜帶皇帝的诏令”,常見于古代官員奉命傳遞皇帝旨意的場景。例如:“使者赍敕至邊關,宣谕将士”(使者帶着皇帝诏書到邊境,向将士宣讀命令)。

注意:
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若在文獻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代内容(如诏書内容、傳遞對象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勑

赍勑(jī jí)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貝并部,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司馬·大司馬》中,意為行軍時帶兵器。它的繁體字為「賫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寫法中,赍勑使用的是繁體字「賫」。

例句

他們奮勇向前,手持赍勑,為保衛家園而戰。

組詞

赍勑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赍勑的近義詞可以是攜帶、裝備、配備。

反義詞

赍勑的反義詞可以是解除、卸下、脫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