搯膺的意思、搯膺的詳細解釋
搯膺的解釋
捶胸,椎心。謂哀痛至極。《國語·魯語下》:“二三婦之辱共先者祀,請無瘠色,無洵涕,無搯膺,無憂容。” 韋昭 注:“搯,叩也;膺,胸也。” 清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手部》“搯”:“ 韋 注即俗謂椎心,喪禮有擗拊心也,則叩胸亦未為失。此正謂哀之甚,如欲挑出心肝者然。 韋 祇言其大意而已。” 漢 馬融 《長笛賦》:“靁歎頽息,搯膺擗摽。”
詞語分解
- 搯的解釋 搯 ā 同“掏”。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膺的解釋 膺 ī 胸:義憤填膺。 接受,承當:膺選(當選)。膺賞。膺受。榮膺。 讨伐,打擊:膺懲。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搯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 拼音:tāo yīng
- 結構:“搯”意為捶打、抓取,“膺”指胸部(《說文解字》中“膺,胸也”)。
- 本義:捶胸或抓胸的動作,形容極度哀痛、悔恨或悲憤的情緒。
2.使用場景
- 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中,表達人物因悲傷、自責、憤懑等情感而捶胸頓足的狀态。例如:“搯膺長歎,涕淚橫流。”
3.相關詞彙對比
- 捬膺(fǔ yīng):撫摩或輕拍胸口,多表示惋惜、哀歎。
- 拊膺(fǔ yīng):與“搯膺”動作相似,但更強調悲痛或激動時的捶胸動作(如“拊膺頓足”)。
- 擗膺(pǐ yīng):形容哀痛時捶胸的激烈狀态。
4.例句參考
- 古典文獻中常見類似表達,如:“言訖,不禁搯膺哀歎,泣不成聲。”(改編自例句)。
5.總結
“搯膺”通過肢體動作的描寫,生動傳達内心強烈的情感,屬于漢語中富有表現力的成語,適用于描述深切的悲痛或悔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搯膺》一詞的意思是指拍擊胸部以表達内心的悔恨和自責之情。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首部為手,表示與手相關的動作;膺部則是胸部的概念。該詞的總筆畫數為24畫。
《搯膺》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手拍擊自己的胸膛來表達内心的悔恨和自責之情,這種動作被稱為《搯膺》,體現了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悔過和内心的痛苦。
在繁體字中,《搯膺》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即使用手部和膺部兩個部首結合而成。部首的順序和筆畫形狀略有不同,但整體含義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搯膺》一詞的字形稍有變化。其中,手部常常被描繪為拳頭狀,而膺部則會更加呈現出胸膛的形态。這種字形更能直觀地展示出《搯膺》的含義。
以下是幾個使用《搯膺》一詞的例句:
1. 他對自己的決策感到後悔,一時激動起來,開始搯膺自責。
2. 面對自己的錯誤,他搯膺而歎,真心悔過。
與《搯膺》相關的組詞有:搯打、搯擊、搏擊等。這些詞語有着相似的動作意義,常常用于形容拍打或擊打身體的動作。
與《搯膺》相近義的詞語有:拍胸、拍腹、悔過等。這些詞語表達了類似的内心情感和悔恨的情緒。
與《搯膺》相反義的詞語是:慰藉、寬慰、安慰等。這些詞語表示對自己悔過之後的安慰和寬慰。
總結一下,《搯膺》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拍擊胸部以表達内心的悔恨和自責之情。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膺,總筆畫數為24畫。來源于《左傳》,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手和膺的形态略有變化。《搯膺》的繁體字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例句包括搯膺自責的場景。組詞有搯打、搯擊、搏擊等。相近義詞有拍胸、拍腹、悔過等。相反義詞有慰藉、寬慰、安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