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肩的意思、連肩的詳細解釋
連肩的解釋
(1).比肩;并肩。《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連肩搭背,絡手包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考城隍》:“簷下設幾、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與連肩。”
(2).形容數量多。《梁書·文學傳上·锺嵘》:“抱玉者連肩,握珠者踵武。”
(3).方言。不正派。《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 老一 抄起腳來,把水豁了 強舍 一臉。笑道:‘臭連肩花娘,好意特别送個孤老把你,倒弄出多呵水來。’”
詞語分解
- 連的解釋 連 (連) á 相接:連日。連夜。連年。連亘(接連不斷)。連襟(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系)。連載。連綴。連理。烽火連天。連篇累(噄 )牍。 帶,加上:連帶。連坐(一個人犯法,他的家屬、親族、鄰居連帶受
- 肩的解釋 肩 ā 脖子旁邊胳膊上邊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擔負:肩負。肩荷(?)。肩輿(轎子)。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連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比肩;并肩
- 含義:指人或事物緊密相連,肩與肩相貼,常用于描述排列的緊密性或共同行動的狀态。
- 出處與示例: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連肩搭背,絡手包頭。”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考城隍》中記載兩人“連肩”而坐,體現并肩之意。
2.形容數量多
- 含義:強調事物密集、數量龐大,類似“連片”“成片”。
- 出處與示例:
- 《梁書·文學傳上·锺嵘》:“抱玉者連肩,握珠者踵武。”
- 多用于文學語境,如描述人群擁擠或物品密集排列的場景。
3.方言中表示“不正派”
- 含義:部分地區(如吳語方言)引申為形容人行為不端、輕浮。
- 示例:
- 《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中,用“臭連肩花娘”諷刺品行不端者。
使用場景
- 文學描寫:常見于古典小說、詩詞,如人群擁擠、物品密集排列的場景。
- 方言口語:需結合地域語境,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梁書》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肩:詞義
《連肩》是一個成語,意為衆人肩并肩地排列在一起。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緊密結合、齊心協力的情景。
連肩: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肩》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辶(辵)和肉。辶(辵)是表示行走的部首,肉是表示肉體的部首。這個詞共有9畫。
連肩:來源
《連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中的《泰誓》篇:“霆震罔兮,嬰兒泣;既見吾奭,其背戈兮?”這裡的“既見吾奭”意為衆人連肩的意味。
連肩:繁體
在繁體中,連肩被寫作「連肩」。
連肩: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連肩的寫法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連肩:例句
他們在困難面前連肩作戰,最終成功完成了任務。
連肩:組詞
連肩并足、連肩接踵、連肩接臂、連肩接踏
連肩:近義詞
肩摩踵接、齊肩并進、同仇敵忾
連肩:反義詞
各幹各的、人心各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