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肩的意思、连肩的详细解释
连肩的解释
(1).比肩;并肩。《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连肩搭背,络手包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城隍》:“簷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
(2).形容数量多。《梁书·文学传上·锺嵘》:“抱玉者连肩,握珠者踵武。”
(3).方言。不正派。《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 老一 抄起脚来,把水豁了 强舍 一脸。笑道:‘臭连肩花娘,好意特别送个孤老把你,倒弄出多呵水来。’”
词语分解
- 连的解释 连 (連) á 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噄 )牍。 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
- 肩的解释 肩 ā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担负:肩负。肩荷(?)。肩舆(轿子)。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连肩”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比肩;并肩
- 含义:指人或事物紧密相连,肩与肩相贴,常用于描述排列的紧密性或共同行动的状态。
- 出处与示例: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连肩搭背,络手包头。”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城隍》中记载两人“连肩”而坐,体现并肩之意。
2.形容数量多
- 含义:强调事物密集、数量庞大,类似“连片”“成片”。
- 出处与示例:
- 《梁书·文学传上·锺嵘》:“抱玉者连肩,握珠者踵武。”
- 多用于文学语境,如描述人群拥挤或物品密集排列的场景。
3.方言中表示“不正派”
- 含义:部分地区(如吴语方言)引申为形容人行为不端、轻浮。
- 示例:
- 《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中,用“臭连肩花娘”讽刺品行不端者。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常见于古典小说、诗词,如人群拥挤、物品密集排列的场景。
- 方言口语:需结合地域语境,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初刻拍案惊奇》《梁书》等原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连肩:词义
《连肩》是一个成语,意为众人肩并肩地排列在一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紧密结合、齐心协力的情景。
连肩:拆分部首和笔画
《连肩》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辶(辵)和肉。辶(辵)是表示行走的部首,肉是表示肉体的部首。这个词共有9画。
连肩:来源
《连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泰誓》篇:“霆震罔兮,婴儿泣;既见吾奭,其背戈兮?”这里的“既见吾奭”意为众人连肩的意味。
连肩:繁体
在繁体中,连肩被写作「連肩」。
连肩: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连肩的写法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连肩:例句
他们在困难面前连肩作战,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连肩:组词
连肩并足、连肩接踵、连肩接臂、连肩接踏
连肩:近义词
肩摩踵接、齐肩并进、同仇敌忾
连肩:反义词
各干各的、人心各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