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清篽”。1.在池上設置的小室,供禽鳥栖息,以便捕捉。《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東則洪池清蘌,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豐葭菼。” 李善 注引《漢書音義》:“ 應劭 曰:蘌,在池水上作室,可用栖鳥,鳥入則捕之。” 晉 左思 《魏都賦》:“表清籞,勒虞箴。”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魚梁》:“波際插翠筠,離離似清籞。遊鱗到溪口,入此無逃所。”
(2).謂帝王田獵遊樂的苑囿。 宋 司馬光 《禦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號·作語》:“榮生道路,威動塞垣,駐大旆於近郊,留朱輪於清籞。”
“清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池上捕鳥的小室
指在池塘或水邊建造的隱蔽小屋,用于吸引禽鳥栖息并捕捉。這一用法多見于漢晉文獻,如張衡《東京賦》提到“洪池清蘌,渌水澹澹”,李善注引應劭解釋為“池水上作室,可用栖鳥,鳥入則捕之”。唐代皮日休的《漁具·魚梁》也以“清籞”形容類似結構。
帝王田獵的苑囿
引申為皇家用于狩獵、遊玩的園林。例如宋代司馬光在《禦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號》中寫道“駐大旆於近郊,留朱輪於清籞”,即指帝王駐留的獵苑。
補充說明:
《清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清晰明了、明亮。它形容事物的樣子清淨明亮,或指思想言辭明确、表達清晰。
《清蘌》的部首是草字頭,拆分成“青”和“花”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6。
《清蘌》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起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提到一些地方有清蘌閃爍的景色,後來逐漸演化成用語言來形容事物清晰明亮的樣子。
《清蘌》的繁體字為「清蘌」。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清蘌的字形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篇幅限制,無法提供詳細的相關信息。
1. 這幅畫的色彩清蘌,給人一種清新明快的感覺。
2. 他的論述清蘌明了,讓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觀點。
清晰、清澈、蘌草、蘌蕚
明亮、清朗、通透、鮮明、爛漫
模糊、暗淡、不清、迷糊、昏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