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梁武的意思、梁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梁武的解釋

指 南朝 梁武帝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 漢桓 祠 老聃 , 梁武 三捨身, 唐憲 迎佛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梁武,是漢語中對南朝梁開國皇帝蕭衍(464年-549年)的專稱,因其建立梁朝并作為武帝統治而得名。該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 指代曆史人物蕭衍: “梁”指其建立的朝代——梁朝(502年-557年,南朝之一),“武”是其谥號“武皇帝”的簡稱。因此,“梁武”即“梁武帝”,是後世對這位皇帝的常用稱謂。他字叔達,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原是南齊官員,後通過禅讓奪取帝位,在位長達48年(502年-549年),是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2. 與佛教文化的緊密關聯: 梁武帝蕭衍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崇佛帝王。他多次舍身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再由朝廷出資贖回,并大力推行佛教戒律(如提倡素食),廣建寺院(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說),支持佛經翻譯與義理研究,對佛教在南方的興盛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被尊稱為“皇帝菩薩”。其佛教政策深刻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軌迹。

  3. 文學與典故中的形象: 在文學作品中,“梁武”常作為南朝帝王或崇佛帝王的代稱。著名的佛教忏悔儀式文本《梁皇寶忏》(原名《慈悲道場忏法》)相傳即由梁武帝為超度皇後郗氏而敕令高僧編纂,後世遂以“梁皇”指代此忏法,“梁武”之名亦因此廣傳。

“梁武”一詞的核心含義是指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梁武帝)。其曆史重要性不僅在于建立和統治梁朝,更在于其極度崇奉并大力推行佛教,對中國佛教史産生了深遠影響,故該稱謂常與佛教文化、帝王信仰等主題緊密相連。

參考來源:

  1. 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武帝本紀》 - 《梁書》卷第一至卷第三 (記載蕭衍生平及梁朝建立)
  2. 《資治通鑒·梁紀》相關卷次 - 記載梁武帝執政事迹及佛教活動
  3. 佛教典籍《慈悲道場忏法》(即《梁皇寶忏》)序言及流傳記載 - 大藏經線上 (說明其與梁武帝的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梁武”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指南朝梁武帝蕭衍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中國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464-549年):

  1. 生平背景:原為南齊雍州刺史,後篡位建立梁朝,在位48年。
  2. 統治特點:
    • 推崇佛教:三次舍身同泰寺出家,大興寺院,推動佛教本土化。
    • 文化貢獻:擅長詩文、書法,組織編修《昭明文選》,對南北朝文學影響深遠。
  3. 曆史評價:晚年因侯景之亂導緻國家衰敗,最終餓死于台城,谥號“武”,故稱“梁武帝”。

二、成語中的特殊用法(較少見)

少數文獻(如)将“梁武”解釋為形容人勇猛英武的成語,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曆史依據,可能為誤傳或地域性釋義。


建議注意: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梁武”通常特指梁武帝蕭衍。若需更多細節,可參考《梁書》《南史》等史書或中的權威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暗溝百疊百葉八角鼓辦具豳谷步月倉廥垂簾春月柳打花臉到官大一會犯觸豐覇豐功碩德豐屋感遇忘身給敏貴本家黑體合子利錢彙出監德結仇接吻極貌急派疾俗灸客銡軋寄莊開果媿辭阆颠勞傷連山排海立功罹诟離離蔚蔚林将亂本亂墳崗淪殂毛腳女婿名角盤話炮石勝負聲聞乘釋尤説話中間四明南詞跳下黃河洗不清頭眠退親萬民塗炭偉辭小食脅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