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官的意思、到官的詳細解釋
到官的解釋
(1).猶到任。上任。《後漢書·應奉傳》:“ 永興 元年,拜 武陵 太守。到官慰納, 山 等皆悉降散。”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即以五日到官。初至承前,未知深淺。” 元 範梈 《至寶圭驿》詩:“遠辭京闕碧雲端,泝盡夷江未到官。”
(2).謂到達府衙。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其妻子男女并孤遺孫姪奴婢等尚未到官。”
詞語分解
- 到的解釋 到 à 從别處來:到達。到站。到來。到場。到任。到職。到案。籤到。恰到好處。 往:到群衆中去。 周全,全顧得着:周到。面面俱到。 成功:得到。辦到。 姓。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專業解析
“到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根據傳統辭書釋義及古籍用例,其含義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本義:官員抵達任職地并開始履職
指官員接受任命後,正式到達指定的官府或任職地點,并開始行使職權、處理公務。
- 示例解析: “新太守到官,即着手整頓吏治。” 此句中,“到官”指新太守抵達其治理的郡府并開始履行太守職責。
- 辭書依據: 《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将其基本義項釋為“到任;上任”。
二、引申義:泛指到達官府或相關機構
在更寬泛的語境下,也可指一般人員到達官府所在地或相關機構辦理事務。
- 示例解析: “事主到官陳情,懇請明斷。” 此句中,“到官”指當事人來到官府陳述案情。
- 辭書依據: 該用法在古代公案小說、訴狀文書中較為常見,體現了“官”作為官府衙門的指代義。
三、應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古代史書、政論、公文及文學作品中,用以描述官員上任或當事人前往官府的行為,具有鮮明的曆史語體色彩。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權威大型漢語語文辭書,收錄“到官”詞條并釋義。(注:線上版本需通過授權數據庫訪問,如知網工具書庫或漢典等平台,具體鍊接取決于訂閱權限)。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專業古漢語工具書,對文言詞彙釋義精準。(注:實體書或授權電子資源,無統一公開鍊接)。
- 古籍用例(如《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提供了該詞的實際運用語境。(注: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或國學大師等古籍數據庫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到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到任/上任
指官員正式赴任或開始擔任某一官職。例如《後漢書·應奉傳》提到“到官慰納”,描述官員上任後安撫民衆的情景。
例句:
“永興元年,拜武陵太守。到官慰納,山等皆悉降散。”
——《後漢書·應奉傳》
-
到達官府/府衙
指普通人員或官員本人抵達官署或衙門。例如唐代韓愈在《潮州謝孔大夫狀》中寫道“尚未到官”,指家屬未到達官府。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 曆史文獻:多用于古代官員任職或公務相關的記載中(如《後漢書》、韓愈文作)。
- 現代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曆史語境中。
三、詞源解析
- “官”的含義:本義為“官吏”,甲骨文字形從“宀”(房屋),引申為治理民衆的職務。
- “到官”結構:動詞+名詞,字面指“抵達官職/官府”,後衍生出“履職”的抽象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後漢書》、韓愈文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寶撾塵委徹坐串秧打冷戰丁村人第一人東征西怨鬥侃放浪無拘封賞楓實伏辨腹民甘銳侯詭策蠱喪禾場和如琴瑟回九呼天喚地将來堅心結節晶沁鸠盤茶記遊沮漆刻石文拉倒勞窘兩截事連衽蘿蔔率職門閥平幹起墳漆井棄僞從真啓釁喪音煽虐沈審涉水靴四大皆空送電所體跆籍堂族天津體質銅虎符溫饫兀然遐濟鄉賓相跟詳議鸮心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