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罹诟的意思、罹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罹诟的解釋

蒙受恥辱。 漢 劉向 《九歎·愍命》:“懷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紛以罹詬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罹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點解釋:

  1. 基本詞義
    罹诟(lí gòu)表示“蒙受恥辱”或“遭受羞辱”。該詞由“罹”和“诟”兩字組成:

    • 罹:意為“遭受、遭遇”(如罹難、罹病);
    • 诟:本義為“恥辱”或“辱罵”(如诟病、诟罵)。
  2. 出處與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九歎·愍命》:“懷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紛以罹诟也。”。此句以香料(椒聊)的芬芳反襯人物突遭紛亂而受辱的境遇,體現文學對比手法。

  3. 語境與用法
    多用于描述因外界變故或自身行為導緻的人格貶損,如政治鬥争、命運挫折等場景,屬于書面化表達,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4. 相關擴展
    古漢語中類似表達還有“蒙垢”(蒙受污名)、“含诟”(忍受屈辱)等,均以單字組合傳遞複合情感。

“罹诟”是承載負面遭遇的文言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恥辱内涵。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罹诟的意思

罹诟(lí gò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受到指責、批評或詛咒。它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因犯錯或做出不好的行為而遭到他人的譴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罹字由“缶”和“離”兩個部首組成。原字的書寫形式是缶上離下。

罹字共有11畫。根據筆畫的劃分,可知它在漢字中屬于中等複雜的字。

來源與繁體

罹這個字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字中,已有幾千年的曆史。它的原義是指煤爐上的灰燼,被引申為指責和詛咒。

在繁體字中,罹字的書寫形式為「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罹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它可以寫成「離奂火火」或「離奂」,表示火焰燃燒的樣子。

例句

1. 他因為貪污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罹诟。

2. 作為領導,我們應該遵守法律,避免罹诟。

組詞

- 淩罹(líng lí):遭受嚴厲的批評或指責。

- 罹難(lí nàn):遭受災難、不幸或厄運。

- 罹患(lí huàn):陷入疾病或困境之中。

近義詞

受責、受責備、受譴責、遭譴責、遭批評

反義詞

表揚、稱贊、鼓勵、贊美、褒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